侯伟 发表于 2011-12-19 11:14:32

捕捉大自然的信息

我宁愿把摄影说成是平民的艺术,没有曲高和寡的孤独,和不食人间烟火的冷傲。相反的,它取自最平民的生活和生活周围的东西,却让它们更美好。

2002年11月云南泸沽湖 哈苏CFI,80mm,f16,1/15秒

李建惠的风光摄影便是从这样的角度,在摄影的过程中,并不是单纯的捕捉和展示,而是交流和发现,还有赋予——更多的意境和感情。比如《1999年2月 吉林雾凇岛》这张作品,图片中的内容其实很简单,无外乎常规的牛、树、天空,但是在这些普通的素材上,李建惠用大片红色的天空作为背景,使作品呈现出更加温暖和悠闲的情调。

2004年5月西藏狮泉河:哈苏903W,f22,1/125秒

同时,李建惠对小元素恰到好处的使用也是他的风光作品显示出独特、精致的原因所在。一些很容易被人忽视的小道具,比如一棵树、一小片水,他都把它们强化,反而为作品增加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1997年1月 吉林雾凇岛》这张照片,他把太阳收入图片中,并不只是一个点缀的作用,而是强化了太阳的功能,使太阳也成为一个视角。一个冰天雪地的环境,因为太阳光渲染后的浓雾,和太阳这个主体,反而温暖了很多。
1997年月江西新安江 哈苏180mm,F32,1/30秒


1997年1月吉林雾凇岛 哈苏903cw,f22,1/60秒


2006年10月四川唐克 哈苏50mm,f16,1/60秒
除了对色彩、光线、构图的讲究之外,“魂”是李建惠的作品中最突出,也最重要的支柱。正如洛飞所说,李建惠“把目光注意了它不变的东西,没有更多的捕捉变化流动的东西,构成一张照片的魂魄”。
这种“魂”,来自于平时的积累和总结,有了自己的“魂”,就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

1999年2月吉林雾凇岛,哈苏80mm,f16,1/60秒,渐变镜


1998年4月山东东营,哈苏180mm,f11,1/125秒


1999年4月四川仙乃日雪山 哈苏50mm,f22,1/30秒


200年12月云南卡瓦博峰 哈苏350mm,f16,1/60秒

1998年4月山东东营 哈苏180mm,f11,1/125秒

微博评论 发表于 2011-12-19 11:17:26

转发此微博:的确是

http://bbs.xianpp.com/xwb/images/bgimg/icon_logo.png 来自 精彩爱动网的金城 的新浪微博

逍遥一圣 发表于 2011-12-19 11:36:22

{:2_31:}

顺顺 发表于 2011-12-19 12:08:59

很美的大片{:2_31:}

微博评论 发表于 2011-12-19 12:17:32

平民艺术用哈苏

http://bbs.xianpp.com/xwb/images/bgimg/icon_logo.png 来自 Byron拜伦 的新浪微博

红娃娃 发表于 2011-12-19 13:16:13

哈苏的品质是一流的吧

微博评论 发表于 2011-12-19 15:04:05

摄影 对于普通民众来说不再那么遥不可及

http://bbs.xianpp.com/xwb/images/bgimg/icon_logo.png 来自 桂电大学生记者团 的新浪微博

微博评论 发表于 2011-12-19 15:04:05

转发此微博:[自行车]

http://bbs.xianpp.com/xwb/images/bgimg/icon_logo.png 来自 YANG静哥 的新浪微博

用心听雨 发表于 2012-1-15 20:59:08

{:2_31:}{:2_31:}{:2_31:}

雕云工匠 发表于 2012-1-25 14:38:05

{:2_31:}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捕捉大自然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