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转载 发表于 2012-4-18 12:04:08

我永远的爱人 两位女摄影师的亲子照

原来我们一直以为孩子只是孩子,其实他们早就长大了。
在将要展示的这两位女摄影师的作品中,对孩子的
记录超出了我们原有的想象,他们不再只是躲在翅膀下
嗷嗷待哺的小鸟,而是与母亲有着另一种情缘的角色,
也许他们的到来,本就是上帝赐给母亲的另一个爱人。
在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总会有一本童年影
集伴随身边,一如它们显影的过程,这些影像不断地
唤醒着我们行将淡忘的生命记忆,以一种独特的方
式重复提示着生命的真实。假如这些影像的记录者
是赋予我们生命的父母,那就平添了一份独特的意
义。莎莉·曼和埃莉诺·卡卢奇的作品正是以母亲和
摄影者的双重身份,记录了子女成长过程中的感人
瞬间,让观者分享了成长的拙直、天真、好奇与冲动,
分享了作为母爱和摄影师双重身份视角下的独特情
愫和心路历程。
同为记录孩子成长的影像,莎莉·曼和埃莉诺·卡
卢奇的作品在有着相同情感表达的同时,呈现出不
同的个人风格。作为职业摄影师,拍摄自己的孩子
看似简单实,则需要梳理复杂的情感纠结。与中国
摄影师焦波拍摄的《咱爸咱妈》纯粹的感恩诉求不
同,两位摄影师的亲子摄影作品包含了多元的情感
宣泄。他(她)们承载了“孩子”、“未来”、“我(摄影师)
的过去”、“我(摄影师)的一部分”等复杂的情感寄托。
正是这种复杂的情感寄托,为影像赋予了独特的审
美价值。
散落在泥土中的珍宝

莎莉·曼作品解读莎莉·曼(Sally Mann) 1951年出生于美国弗吉尼亚州,1974年获美国霍林斯学院文学学士学位,次年获该学院文学硕士学位。她对裸体的态度和摄影的启蒙,受父亲罗勃·曼吉的影响。

莎莉·曼的拍摄自述我们生活的地方
莎莉·曼和她的律师丈夫回到了故乡
弗吉尼亚,在那里安家落户,生了三个孩
子。在当家庭妇女的同时,莎莉·曼用相机
记录了她的生活和孩子们,包括她所热爱
的南方——作品的许多场景都设置于她
父亲所经营的农场和小屋。
“这是一个重要的地方,盛夏时分。也
许可以是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但这里是我
的家,还有我的家人。孩子他们仍是南部
的,我无法割舍。南方人拥抱普鲁斯特式
的观念,唯一真正的天堂是失落的天堂”。
我和我的孩子
莎莉·曼坚持使用8 ×10 英寸大型相
机,20 ×2 4 英寸的爱克发牌相纸,以及
十九世纪晚期的柔焦摄影与冲印技术,营
造古老静止,又朦胧的气氛。
“摄影是我与子女之间非常强烈的连结——拍摄这些照片真的让我们紧密地粘在一起。我不记得那些其他人记得的童年事物,有时我认为我拥有的唯一记忆,是那些我照着儿时相片创造出来的。或许我正在创造我自己的人生, 我不相信任何我拥有的记忆,它们或许也是虚构的。”
在孩子身上,“你学到与自己相关的某些事物,以及你自己的恐惧, 每个人都会有我对子女所有的这些恐惧”。男孩与女孩是不同的,“在特定的年纪,女孩们能够将自己交付给相机——男孩不让那种情形发生,我唯一的
儿子艾迈特, 即使他与我非常亲近,仍然不会这样做——他在每张相片中都看起来有男子气概且充满敌意。”
我的内心
1992年《亲密家庭》的出版,把莎莉·曼带入一场争论中,很多人认为这些作品中的孩子,充满了青春的叛逆、倔强、困惑和疼痛,有人说,她的镜头下能看见真实的孩子,却看不见温暖的家庭,甚至还有人怀疑,莎莉·曼的三个孩子能否健康长大。“我挣扎在许多分歧中:母性的现实与幻影,对家庭的眷恋与心灵探寻的渴求。那些非永恒的命题、偶尔的绝望和冥思,经常挥之不去,使我不断自省来寻求一些精神实质,那就是我对土地对朋友对孩子、还有律动着的春天的热爱。”
我的照片
在对孩子的拍摄中,莎莉·曼除了母亲的关怀外,更多的是对孩子青春期的观察。在照片中,我们能清晰地感受到这个家庭的自由、开放、自然。“我试图使照片看起来美丽,但它们必须充满力量。”
我的拍摄
在很多对于《亲密家庭》的批评中,例如以以玛丽·高登(Mary Gordon)为代表的一些艺评家,对曼的儿童摄影充满义愤,抨击她制造美学化儿童性欲与暴力的意象。她们认为莎莉·曼以绝佳的构图、曝光与冲印技术, 戏剧性地捕捉儿童身体的诱惑性,展现亲子之间流动的爱欲幻想。
“我对子女没有任何性欲的想法,也不认为任何其他人应该这样想她们, 我认为童年的性欲是矛盾修饰法。我们编造着成长的故事,它是复杂的故事,有时我们试着呈现伟大的主题: 愤怒、爱、死亡、官能性与美, 而且我们不惧不羞地道出全部。我越注视儿童的生活,越发现他们的生活像谜一样,满载危险与失落。那正是我拍照的原因, 在某个点,你只是惦量着危险。”
编辑解读
莎莉·曼的作品往往以严谨的构图和光影,记录了孩子们五彩斑斓的孩提生活,将孩子们“非常自由、非常开放、非常自然”的生活呈现给观者。
这些摄取自床上、阳台、林间、草地的生活片段,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迷离的梦境感。与通常的以简单记录方式完成的家庭摄影相比,莎莉·曼试图以“平视”的视角,记录子女成长过程中丰富的精神世界。孩子们以一种“对话”般的直视与摄者和观者进行着情感交流。
在莎莉·曼看来,那些时常跃入画面的娇小裸体似乎是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她们以上帝赋予的原始的形态展示了生命的本色和梦幻般的欢乐童年,并以天使般的纯洁、无邪与可爱为影像赋予了独特的艺术美感。那些迷茫的眼神,伤痕累累的身体,压抑的画面语言,刻画了童年生活的无拘无束和放浪形骸。
宝贝,你生来就是大人了
埃莉诺·卡卢奇作品解读
埃莉诺·卡卢奇 1971年生于以色列耶路撒冷,1995年毕业于贝沙勒美术设计学院摄影专业,并于同年来到纽约。作品被多家博物馆收藏,曾获古根海姆研究基金奖等。

与埃莉诺·卡卢奇的对话《摄影之友》:你的童年是什么样的?
卢卡奇:即使我有很棒的父母,童年我还
是觉得孤独。我是一个很敏感的孩子,我
在社交方面并不擅长。我想,我一直试图
保护我的孩子避免伤害,而且我试图拍下
一些我记忆中非常清晰的疼痛,或许,我
的目的是终止这些。
《摄影之友》:你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卢卡奇:我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很亲密,我
几乎在每件事情上都尽量去感知我的孩
子,让他与我的一切都相关,我的身体、我
的爱、我的注意力。
《摄影之友》:孩子们知道你是很有名的摄
影师吗?
卢卡奇:孩子们并不知道。我的双胞胎刚
刚5岁,希望他们有一天能喜欢我的作品,
但是,也许他们会觉得我只是他们的母亲。
《摄影之友》:你觉得作为女儿和作为母亲
有什么不同?
卢卡奇:作为一个女儿,你会得到更多,得
到之后才懂得给予。当我成为一个母亲
以后,我试图给我母亲更多的东西,当然,
我相信这件事情也曾在我母亲的经历中
发生过。作为一个母亲,我奉献了我的所
有,作为对此的回报,我得到了世界上最
让我惊叹和珍惜的爱,还有他们成长过程
中最不可思议的体验。
《摄影之友》:在你的作品中,拍摄孩子的
光线和其他作品的光线有很大的不同,这
是为什么?
卢卡奇:我的一些作品是在以色列拍摄的,
大多是利用那里充分的自然光。孩子们的
作品大多是在纽约拍摄的,我不得不使用
大量的闪光灯。但是我觉得其中的重点是
作为一个母亲,我更加感性,即便是生活的
小事——比如剪头发、洗澡,只要和孩子们
在一起——我都觉得充满戏剧性。
《摄影之友》:和孩子相处的哪些瞬间,是
让你最忍不住按下快门的?
卢卡奇:是爱,和我们之间的亲昵行为,这
时我总会感受到强烈的感情。
《摄影之友》:你和孩子之间,你认为最有
趣的事情是什么?
卢卡奇:最有趣的事情,是他们已经知道
选择他们希望被拍摄的样子。非常感谢
数码相机,使我拍照片的过程更加像一个
合作,因为他们能看到我拍摄的照片,他们
有些时候拿着相机删掉我刚刚给他们拍摄
的照片,他们接受了我,带着我的拍摄——
我认为我能选择的唯一向他们表达我的爱
的方法。我也希望通过拍摄,他们能接受真
正的我!
   
编辑解读
埃莉诺·卡卢奇以直率的镜头语言,将
孩子成长中的典型瞬间不加掩饰地呈现出
来,表现出强烈的真实感和情感冲击。她
运用了大量的特写镜头,让身体的局部和
瞬间情态担当叙事的主角儿,强化了影像
的情绪宣泄和视觉张力。个人和家庭隐私
观念的改变为埃莉诺·卡卢奇的亲子影像
赋予了强烈的个人风格。
“眼神”在埃莉诺的作品中担当了举
足轻重的叙事角色。通过对不同眼神的细
腻描写,成功地表现了沮丧、懊恼、安详、兴
奋等不同的情绪,刻画了丰富的精神世界。

平民母亲的亲子瞬间给宝贝的照片记忆我们从身边的朋友那里,找了一些他们和孩子的照片,他们都有意识地记录
孩子的成长历程。我们也希望,每个孩子都有一本记录了自己成长的摄影集。
1. 爸爸:MISO 女儿:Penelope (意大利)
爱的絮语:此刻的你,安静地躺在爸爸臂弯里,甜甜睡去。

2 妈妈:夏岛妈妈 儿子:夏岛直毅 (日本)
爱的絮语:只要你愿意,妈妈会一直在你身边陪着你,直
到你不再需要,直到我生命的尽头。

3. 妈妈:方二 儿子:孟宸安
爱的絮语:整整两年我们把所有时间都花在陪伴孩子的
成长上,但仍感觉孩子长得太快,错过很多纤细的变化。

4. 妈妈:赵晶晶 女儿:yoyo
爱的絮语:看着yoyo健康成长,一天比一天漂亮,就算再苦再累,也觉得无比幸福,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5. 妈妈:苏苏 女儿:胡钰晴
爱的絮语:当我知道有一个小生命在体内孕育时,我就
决定用相机记录宝宝每一天的变化。

胡子戈 发表于 2012-4-18 13:47:23

{:soso_e179:}{:soso_e179:}

卫--大海瞭望塔 发表于 2012-7-17 21:32:09

{:3_62:}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永远的爱人 两位女摄影师的亲子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