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徐徐 发表于 2013-12-3 20:08:20

深在闺中的瑰宝--水陆庵

初冬季节,原本打算去蓝田的王顺山。因遇雪封山,就近去了依偎在王顺山脚下的水陆庵。 过了这个桥,就到了水陆庵。若不是看到迎面的孩童穿着棉服,真以为到了春日。依山的空气很清新。太阳暖暖的温柔的照在黄绿色的柳枝上。 远离城市喧嚣,河水静静流淌。花开花谢,几度夕阳。一季的来临,代表着另一季的收场,心纵然还眷恋着春日,岁月的脚步好似这河水,永不停息的地前行流淌~
水陆庵始建于隋代,它因三面环水,形似孤岛,南有青山耸立,周有河水环流,故称水陆庵。 水陆庵为六朝古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保存古代精巧罕见的彩塑而闻名,被誉为“中国第二敦煌”。是国内目前保存最大的壁塑群。据《蓝田县志》记载,唐时与王顺山的上、下悟真寺组成了一个佛寺群。而悟真寺的下院实际上就是现在的水陆殿,在唐代可容僧人千人。 飞檐翘角的明代建筑特色,与大自然的色彩如此的和谐悦目~
门牌是赵朴初的题字。 游人很少,园内很安静~透过树影,斑驳的阳光洒在青石上。走在这里,想像千人僧侣的盛况,香客云集,烟雾缭绕。时空穿梭,轮回更替,浮华散尽总宁静~ 循着路,带一份美丽的心情!园中火红的柿树,暖暖的融入心房。 殿中右厢房,原来都成了办公场所。 别急,这里是前殿~ 主角上场了~缓步入内,如临佛国圣境,佛像琳琅,壁塑济济,大的高3、5米,小的细如巴掌,计有三千七百多尊人物及自然界万物的塑像。泥塑均采用连环塑的形式,上下迭层列塑。结构紧密,层次分明,各尽其妙。泥塑将绘画、圆雕、浮雕、镂刻艺术手段融为一体,件件栩栩如生,个个活灵活现,在方寸之地呈映出气象万千之艺术效果。“五百罗汉过海”、“九龙天浴”、“千人听经图”,每一组都是一个佛教经变故事,释迦牟尼的一生被演绎得活灵活现,堪称一部“立体的连环画”。


为了保护文物,殿内不许拍照。我想许是世间再高超的摄影师,也无法将这艺术珍品活灵活现吧!与其不能重现珍品的精髓,倒不如禁止拍照来的彻底哈。这是宣传栏上的照片选拍了一张。站在殿内,仰首凝神,这么不起眼的小院内,竟藏得如此浩渺的佛界圣境!当年的大师们是如何完成这浩大的工程呢?也深深感叹陕西真是藏在深闺中的宝地,如此的瑰宝竟不懂得广为宣传。


走出殿外,绕道后院。恍惚间,还没有从佛界回转。苍翠的松柏,清脆的鸟鸣,散落在林中大小不一的山石,恍若僧人或坐或立修行于此。
看到平凹先生留下的诗句,莞尔一笑。真真的是美景就在人间呢!

院墙外,河水清澈,深吸一口气。原来空气是有味道的,分明带有一丝甘甜……

这青砖灰瓦见证了几代的荣辱兴衰?
出了水陆庵,2、30米的对面就是当年的下悟真寺。

三位僧人来回漫步寺内,边走边聊。僧人的生活很惬意呀!

轻扬的柳丝映衬在黄色的院墙上,绿中有黄,黄中带绿。安静祥和~

透过院墙,韶华如梦,红尘一笑。还是外面的世界多彩!

远眺院墙外的大山,山上的薄雪好似白色的袈裟,像一个僧人静静的守候在旁。无论历史变迁,无论季节更替。上下五千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记住了,在西安蓝田县,王顺山脚下,有一处深闺中的瑰宝,它叫水陆庵。

大地 发表于 2013-12-3 21:33:38

文字很美。支持。陕西是东亚佛教文化的发源地,有很多佛教寺庙值得大家关注。

索朗郎加 发表于 2013-12-3 23:58:24

不错 不错

海纳百川 发表于 2013-12-4 09:17:50

不错,不错,不错

清风徐徐 发表于 2013-12-4 11:00:42

大地 发表于 2013-12-3 21:33
文字很美。支持。陕西是东亚佛教文化的发源地,有很多佛教寺庙值得大家关注。

谢谢支持!的确很多地方宣传不到位呀~

清风徐徐 发表于 2013-12-4 11:01:32

海纳百川 发表于 2013-12-4 09:17
不错,不错,不错

谢谢老朋友鼓励~

清风徐徐 发表于 2013-12-4 11:02:05

索朗郎加 发表于 2013-12-3 23:58
不错 不错

谢谢欧~

深红色 发表于 2013-12-4 11:43:29

不错 不错。构图工整。有几片有点灰。再提亮通透点更好。{:2_31:}

清风徐徐 发表于 2013-12-6 21:16:01

深红色 发表于 2013-12-4 11:43
不错 不错。构图工整。有几片有点灰。再提亮通透点更好。

很感谢!我也调整了,但没有你调整的通透,学习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深在闺中的瑰宝--水陆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