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首页 互动交流 摄影教学 摄影之友 王琛摄影生命很残酷很美好

收藏

0

18

分享

王琛摄影生命很残酷很美好

侯伟 2012-2-23 18:06:51
摄影对王琛来说,是寄托,是快乐,是永藏心底的情结;二十年来,王琛为摄影付出了精力、心血,险些是生命。也许人们还把记忆停留在王琛的车祸经历上,可是他早已经转过这些时光,意气风发地继续他的摄影旅程,因为他早就知道,生命就是一场游戏,而他深谙这个游戏的规则。

WangC1-673x451.jpg

王琛,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国家一级摄影师。现任深圳市新翔广告印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深圳市福禄寿禧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深圳企业家摄影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广东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青年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世界华人摄影学会执行委员。

WangC6-673x901.jpg

下面是几张上世纪80年代,王琛导演同学们拍摄的照片。

WangC2-673x667.jpg

WangC3-673x667.jpg

WangC4-673x667.jpg
WangC5-673x667.jpg

在摄影采风的途中, 王琛多次遇险: 2 0 0 1 年正月十二,在若尔盖县唐克平坦的草地,平地翻车;三天后,从阿坝回成都,车外二十厘米便是高几十米的悬崖,命悬一线;2 0 0 2年1 0月8日,在新疆奎屯市乔尔玛海拔3 4 0 0米的哈希勒根达坂途中,车被卡住。
2003年的梅里更惊心动魄:2003年9月,王琛和曾石泉、刘普礼、易俗三个朋友去梅里采风,返回途中遭遇车祸,王琛、曾石泉、刘普礼幸免于难,而同去的影友易俗却未能脱险。
回来之后,王琛就发誓要尽快把深圳企业家摄影学会建立起来,这是他和曾石泉一直以来的愿望。因为他们都知道,时间再也等不起,或许只是眨眼的瞬间,一切都可能改变。
五个月后,他们就召集了200多个深圳当地知名企业的掌门人成立了中国第一个企业家摄影协会——深圳市企业家摄影家学会,聚集这些企业家的口号很简单:“我们是企业家,也是摄影家”。摄影成了这个精英群体集聚的精神旗帜。

WangC10-673x688.jpg

所以,对于死亡,王琛倒显得淡泊和轻松,而对于导致他遇险的摄影,他初衷未改,更加释然而执着,让他最幸福的事情无非是:即使去再危险的地方,也能在自己最满意的瞬间按下快门。
梅里,死里逃生“2 0 0 3年1 0月4日晚,我们四个开车到梅里大峡谷,晚上9点20分。经过右面澜沧江的巴倮路段时,右面土路崩塌,车陷入距路面7 . 3米左右的玉米地后朝江心滚去110多米,进入江中。
汽车反扣着落入江中时, 凭着强烈的求生欲望和正确的逃生知识,我奋力往岸边游去,(其它)两人抛在玉米地里,车带着我和易俗滚进江,集合后我们三人身受重伤,而影友易俗却不见了,我想他可能还在车里,支撑着指挥赶来的纳西族同胞沿岸寻找, 江面已经不见任何踪影。我们无法接受这个现实,我们意图去搜寻和营救,我们三人躺在马路边久久不愿离去,呼喊着易俗的名字。期待着奇迹的出现,但因(我们)三人失血过多,老百姓强行把我们拉进了医院⋯⋯”这是王琛对那个晚上车祸的详细讲述。
“ 我们当时都没有系安全带, 我就使劲抓着右边的车把手,车翻到水里后,我就赶紧从破了的前车窗往外爬,当时我眼镜也掉了,什么都看不清楚,我就看到一个黑压压的山的轮廓,就逆着水流往上游。我逆着水游了十几米终于到岸上了。上来之后我第一反应就是救人,我大声地呼叫,但是一点人的声音都没有。我不知道其他几个人的死活,也没有人能帮我,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伤成什么样,就是觉得身上到处都在流血,到处都疼。”
幸好当时王琛身上还有一个防水手电,他赶快朝对面照,当地的老百姓发现灯光后,拿着火把过来帮着救人。他们从附近的玉米地里找到了昏迷的曾石泉和刘普礼,两个人都头破血流,刘普礼脸上有一道大口子,锁骨也断了。但之后大家发现,还没有看到易俗。王琛指挥大家沿着江寻找易俗,可是,一个多小时里,除了人们的呼喊声和江水声,易俗一点回应都没有。
“我眼睁睁地看着黑幽幽的江面,老想着易俗没准能突然冒出来,但其实我理智上早已知道,一个人在水里那么久,不可能活了⋯⋯交警来了以后,我们就被强行送进医院,因为每个人身上都伤痕累累。”王琛的胸肋骨、眼部、头部擦伤,曾石泉的脚、脖子、背部、头部受伤,刘普礼脸上的口子缝了2 0多针,锁骨挫伤。

WangC9-673x682.jpg

由于当地峡谷狭窄,给救援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所以四天后,易俗的遗体才从水底变了形的车里打捞上来,交警说,他的身体其实已经有一半爬出车后破碎的窗门⋯⋯“我没有想到死亡这么沉重,足足压了我一个月。这一个月里,我都没办法吃饭和睡觉,只要一闭上眼睛,就看到他向我走来。我自己好像并没有后怕,或者犹豫说要不要继续放弃摄影。有人问我,说你用生命换一张底片值不值得,要我说那肯定是不值得啊,我也不愿意这样,可是事情正好赶上了,也只能坦然面对。”不管多深刻的经历,五年后再来讲述,都像是讲别人的故事。事情过去就过去了,但是留在王琛身上的两个印记至今还在,一个是他对摄影的领悟,一个是他和这些影友之间的感情。
“在摄影的过程中,生命中留下伤痕,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能启发你很多事,放下很多事。”梅里回来之后,王琛再拍出作品轻松了很多,作品却有了更大的张力。
摄影,乐此不疲摄影永远在最美的时候按下快门,却也永远期待有更美的时刻。因此,王琛永远在说“我还打算出去一趟,希望这次能出点好片子。”
王琛最擅长,也最喜欢风光摄影。“我就是喜欢拍那些美的,高兴的东西,风光美,热闹的民族庆典场面美,看到这些我就不自觉地拿起相机。”

WangC8-673x439.jpg

风光摄影很难突破,而这也是他一直在努力做的。“我一直觉得突破自己特别难,在突破的过程中,几乎可以说是痛苦,有的时候我往床上一躺,满脑子都是照片, 但是你又不知道怎么改进,怎么突破,那种孤独和寂寞挺难受的。” 他出去采风的时候, 一般都拿五六套相机,徕卡、尼康f 6、哈苏他都经常带着,从来不怕麻烦。拍回的照片他很多都拿去台湾冲洗、扫描,以保证质量最优。对于拍出的照片, 他常说“这张我挺喜欢的”,但他从来没有完全满意过,永远想着下次要怎么拍,怎么突破。
“我不记得小的时候我有什么和摄影有关的理想,但是我长大以后,我的阿姨跟我说,我小时候说我要是能成为一名摄影家就好了。我真不记得了,也许是受父亲的影响。” 1 5 岁的时候,父亲单位的一个海鸥1 2 0相机是王琛摄影的起步。他常带着相机让同学们摆出各种各样的姿势拍照片,然后自己回家弄点显影药、定影水,再买几张相纸,在简易的暗房里洗印出来。就是从那时起,他和摄影的缘分就开始了。
“但那时候玩摄影还是一个挺奢侈的东西,所以只能放弃了,然后心里就有个情结,没有刻意地要做什么,只是后来发现,总是在摄影周围做事情。”王琛毕业后分到了广州市公安局白云分局交通科工作, 但是8个月后他就辞职去了深圳。到了深圳以后,他在深圳市石油化学工业公司旭日印刷有限公司的制版车间(也叫影房部)工作, 负责冲印、拼版、挑图、编辑、印刷、出版等工作, 后来还有机会去英国学习这些专业技术。“ 其实这都是技术工人的培训课程,跟摄影本身并没有特别大的关系,但是也是这个经历,让我的摄影,是从最基本的实践开始。”

WangC13-673x940.jpg

后来, 王琛和著名摄影家刘伟雄合作, 创立了中国第一家私营广告公司深圳新星设计有限公司, 他有更多的机会认识摄影家, 有机会再次拿起相机。从此, 工作之余, 王琛就是拿起相机去外地采风, 去过了日本、非洲、云南、甘南等地, 尝试了航拍,也数次遇险。十年的积累后, 王琛出了《生命因摄影更精彩》, “ 这本画册算是一个交待吧, 告诉大家我这些年在做什么。”
“我做跟摄影有关的事情都特有劲儿,拍照片、整理底片、组织我们协会的活动,我都特高兴。老有人问我,说是不是为了炒作,我说摄影这事对我来说如果让我觉得有压力的话我肯定坚持不下来,工作压力都很大了,再加一个摄影的负担,挺没必要的。”
深圳企业家摄影学会的联络地址、电话都是王琛公司的, 学会日常的事务都是他来打理, 为了协会的活动, 他每年要出资2 0 万元。他经常组织各种聚会或者采风活动, 今年“ 十一” , 他又准备组织会员去罗布泊采风,和当地的摄影家协会和影友的沟通工作都已经完成了。
“我们协会是第一家企业家协会,当初就我们四五个发起人在一起交流,觉得应该给我们这些爱好摄影的企业家一个方向,有一个出发点。到现在我们已经3 0 0多人了,经常聚在一起。这些人都很豪爽,很哥们儿,我还是和一帮有情有义的人混在一起,除了拍照片,还认识好多哥们,挺开心的。”
Q&A对话 王琛《摄影之友》:为什么这么多年对摄影的热衷一如既往?
王琛:它对我来说不是达到什么目的的工具,让我觉得很轻松很快乐。它跟工作完全不一样,比如我最早的时候是印刷塑料挂历起家的,我现在看见塑料挂历就烦。因为我在拍照片的时候,得到的总是快乐,换做是任何一个人,一件总是能让你快乐的事情,你会放弃吗?它不光是一个爱好了,是生活中的一部分,能陪我一生的东西。
《摄影之友》:你一直在坚持用胶片?
王琛:对,我就是喜欢胶片的质感,我航拍非洲的时候都用胶片,虽然数码方便,但是我喜欢保存胶片,再加上我的经历和习惯,所以就一直坚持用胶片。

WangC12-673x500.jpg

《摄影之友》:你的风光作品的特点是什么?
王琛:我总是把有生命的东西纳入纯粹的风光里,比如我拍珠峰,我会赶一群牦牛过去,拍岗仁波齐,我把海鸥从15公里外引过来,有生命参与的瞬间是不能重复的。
《摄影之友》:你怎样把握能让自己在最美的瞬间按下快门?
王琛:摄影其实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你要想很多东西、看很多东西,然后可能在某个时刻,情、景正好吻合了你积累的那些感受,才能有最好的感觉。
《摄影之友》:《生命因摄影更精彩》出版后还有什么打算?
王琛:我打算再出一本颠覆性的画册,都拿宣纸印刷,制作成很国画的那种感觉。
《摄影之友》:这么大的颠覆不怕被批评?
王琛:不怕!其实有的时候咱们很多思维都是惯性思维,比如觉得画册就应该印在铜版纸上,并没有尝试过其他的方法。而且我想得挺明白的,这个尝试成功了当然好,不成功也是实践了一个想法,有人批评就证明他在关注,也挺好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2012-2-23 18:25:12
{:2_31:}{:2_31:}
2012-2-23 19:11:16
{:2_37:}
2012-2-23 19:12:05
人生就是学会如何淡定

面目归于平和和慈善
2012-2-23 20:49:12
{:soso_e179:}
2012-2-23 20:57:18
{:2_31:}{:2_31:}{:2_31:}
2012-2-23 22:56:14
"摄影其实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soso_e179:}没有积累,就只能有烂片。
2012-2-24 10:15:47
红娃娃 发表于 2012-2-23 19:12
人生就是学会如何淡定

面目归于平和和慈善

{:3_41:}
2012-3-10 22:22:44
厉害呀
2012-3-16 01:17:10
它对我来说不是达到什么目的的工具,让我觉得很轻松很快乐。说的太好了。正是这样的感觉也让我喜欢上了摄影
12下一页
侯伟
西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