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首页 互动交流 摄影教学 摄影之友 李晨:晨光倒影

收藏

0

4

分享

李晨:晨光倒影

作品转载 2012-3-28 11:21:57
Snap910.jpg
李晨


李晨,1978年生人,19岁时因主演热播电视剧《十七岁不哭》中简宁这一角色而被大众所熟知,后又主演多部影视剧。2009年,在冯小刚导演的电影《唐山大地震》中出演方达这一角色,成为“票房6亿的国产片的男主角”,其所主演的电影版《奋斗》,将于今年4月登陆各大影院。李晨于2003年开始利用拍戏间隙时间摄影,其作品富有个人化情绪表达。
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年龄的增长,越发强烈得让人有种一去不返的感觉,此时此刻站在面前的李晨更证明了这种感受。眼前的他有着健康的皮肤、风趣随和的谈吐,再不是《十七岁不哭》里的简宁,也不是《唐山大地震》里的方达,他只是他自己,一个打从骨子里开朗纯正的北京男人。
摄影是李晨记录生活的方式,他试图让每张照片成为人生中的一把钥匙,可以随时打开一段时期的回忆。有的时候他可能忘了一件事,忘了一个人,但再次看到这张照片时,他就会想起整个旅程。
背后是迭起的烟尘和片场杂乱的喊声,李晨钻出休息室,背着相机开始寻找这一天可以拍摄的内容。在剧组期间,抓紧难得的休息时间去拍摄已经成为让他最惬意的休息方式。跟随剧组拍摄,他已经去过了除新疆外的所有省份,几乎每个地方都有一个他喜欢的城市,以及为此留下的照片。
李晨的摄影技术并不复杂,但是让人看得进去,因为有情绪。正如他所喜欢的那些城市,他并不仅是喜欢那里的风光景色——虽然他拍摄的大多是风光——每一个喜欢的城市都有一个让他惦记的故事,
比如在上海久别但依然如故的发小儿、让他久久惦念的成都美食、每天与张译放肆飙戏的昆明等等。这些情绪都是他希望通过照片传达出来的。
摄影的秘诀是多拍说到摄影的技巧,李晨说:“照片拍多了自然会有一张好的,没有说一拍就是好作品,你可能拍一千张会有一百张还可以,有一张是真的不错,摄影就是要多练习。”
李晨最喜欢的一张照片是在康定拍摄的雪山。他去拍摄的时候正好阴天,拍了一天怎么都不满意,而拍到那一张的时候,天正好亮起了一个角。又开着玩笑说:“这是我爬到4298米界碑的地方, 我正好身高一米八,当时还发了个微博,说我在这伸出手正好是4300米。”

Snap81-673x1016.jpg
李晨摄影作品

李晨开始迷上摄影是在2003年,他最早接触的是佳能EOS 20D,用的时间最长的是佳能EOS 30D,十万次的快门,被他彻底用坏。李晨的摄影大多是在外地拍戏时完成的,对于一个一年只有三天假期的人来说,他没有时间特地去旅游,于是他将每次拍戏都当成了旅游,有空就和剧组里的剧照师们切磋。他去各个地方时都带着相机,看到了有趣的景致就临时停下来拍几张,他走路的速度非常快,大步流星,你稍一不注意,就会被他落下,这既是他风风火火的性格所致,也是因为只有这样,才不会因为摄影而耽误他排得满满的行程。
他常为了拍摄而做各种尝试,他曾在拍戏时,对剧组的火盆产生浓厚的兴趣,想要拍摄一张火焰舞动的照片,不停地摆弄火盆,调整快门速度和光圈,直到差点把火盆弄翻为止。也会在拍摄出宁静的湖面之后,开始尝试着扔石头,拍摄水面的涟漪。
Snap510-673x385.jpg
李晨摄影作品

Snap32-673x519.jpg
李晨摄影作品

Snap710-673x384.jpg
李晨摄影作品

摄影是把钥匙摄影是李晨记录生活的方式,他试图让每张照片成为人生中的一把钥匙,可以随时打开一段时期的回忆。有的时候他可能忘了一件事,忘了一个人,但再次看到这张照片时,他就会想起整个旅程。
当我们从这样的理解角度和李晨的画面对话时,就会意识到他对于画面故事感的看重。他的拍摄更注重结构效果,把想要表现的元素通过他设计出的结构,用自己喜欢的角度去呈现。这些画面构图,不仅仅是简单的元素安排,而是凭借直觉对主观情感的放大过程。色彩的运用也更多的是依靠于自身感觉,而非盲从于规则,这种捕捉更容易造成视觉上冲击力。个人化观看角度、基于个人的生活体验而获得不同的观察视角,这种个人的情感注入,使得画面更有自己的情绪感。细想起来,李晨喜欢那张康定的雪山照片,更多的原因也可能是出于他当时豁然开朗的心情,而非硬性参数上的单纯满意。
演员这个行业,在外表的巨大光环之下,有着难以言明的辛苦和压力。虽然镜头前的李晨带着微笑阳光灿烂,而其实他为了赶戏,已经四天没有休息过。这个行业的一大难处还在于自身的无法表达,你说的每一句话都会引来无数的关注与猜
测,你可以作为你所饰演的角色去哭去闹,回到现实,你却要提醒自己,保持清醒,继续工作。于是通过摄影去记录生活和移情表达就成为了李晨对自己的梳理方式。每张被他自己放在博客上的照片,也都是他作为明星艺人的一种隐晦表达。
在这样的摄影过程中,我们所得到的拍摄体验除了技术上的收获,更多的是与自身的精神交流,通过摄影,各种情绪得到具化的展现,属于自己的各种细小情怀以这种显而易见的方式跃然纸上,你面对这些图像的时候就会更加容易看清你自己的心绪,也更容易找回自我。
Snap62-673x384.jpg
李晨摄影作品

充沛的生活李晨在十五六岁的时候就已经独立,在独自面对纷繁世界的时候,他表现出了一股强烈的不愿放弃、不肯屈服的韧劲。在与李晨的交谈中,你会发现他对摄影的感受,其实也是他对于人生的感悟,他指着一张图片对我们说道:“这个感觉就是人在旅途,不断地在走,最重要的是个方向,对你来说还是要坚持走下去。”性格中坚毅刚强的一面总会不断地鞭策着他,使他总是憋着一股劲儿,这股力量驱使着他向前、奔跑、超越自己,驱使着他认真地去面对每一天、每一部戏、每一个镜头。
李晨的休闲爱好亦是力量感十足,单板滑雪、篮球、赛车,凡是关系到速度的运动,他都会本能关注。他更会在没给自己排戏份的日子里,独自带着相机闲逛一整天的去“扫街”、去爬山、甚至跑到砖窑厂、垃圾站等等地方去拍照,以求能偶遇到一张好照片。他不会刻意去强调他为了拍戏、摄影所下的苦功,而去等待赞美之声。如果你问他爬雪山的时候还自己背着那么重的相机?他只会诚恳地“ 嗯”一声,而如果谈到他所拍的某张照片,他会带着笑容,认真地对你讲述,同时期待着你的回音。与李晨聊天是件轻松愉快的事,他有很多故事可以为你讲述,讲到兴致还会跳起来现场表演一番,丰富的表情和肢体语言总能带领着众人与他一起无所顾忌地大笑。
Snap49.jpg
李晨摄影作品

继续前行看过李晨的摄影作品,你会发现他的拍摄姿态或是仰视,或是平行,这感觉就像他本人一样,总是谦和地倾听,同时渴望交流,而非单方面长篇大论的个人演讲。无论在我们的拍摄还是采访中,李晨都保持着充沛的活力以及高速的运转。你认为他是为了速战速决以便赶场去完成下一个工作行程?不是。甚至当李晨告诉我们,我们的采访是他今天最后一项工作时,连我们都感到了意外,他居然真的不是在赶时间,而是习惯性、本能性地“快”,迅速地吃饭、快步地走路、高效地完成工作,就仿佛他的身体里蕴藏了一台发动机,随时都在充满节奏感地有力轰鸣,准备开足马力前冲。
李晨的博客名叫“梁山水泊109号”,所出版的图书名叫《晨光倒影》,这些名字总带着一股山水间的洒脱之气,前者带着些江湖气息,后者带着些清新的味道,与他自身性格倒是相得益彰,踏实爽朗,不似影视剧中他所饰演的角色那般沉默乖巧。这个如同榜样般存在的大男孩,少年独立、性格坚忍、依靠个人的不断努力获得成就与收获。在四月份即将上映的电影版《奋斗》中,李晨饰演了陆涛这一角色,他坦言自己并不排斥观众将其与电视剧版《奋斗》进行比较,这种比较无法刻意回避,所以他只能要求自己努力做到最好。
p139-1-673x432.jpg
Q&A对话李晨《摄影之友》:很多想要去表达情绪的照片都有后期添加的很个人化的色彩,你的后期技巧怎样?
李晨:后期一般,我还是想保持我照片比较原始的那个状态,尽可能做到我现在所看的就是当时我所拍的,有的会提一些颜色,让它更有层次感。
《摄影之友》:你的博客名字叫“梁山水泊109号”,看来你还是很有“绿林情结”的?
李晨:江湖气是有,但没想做老大,109号是说它本来是108个,我排109,就是说,我也是这里面的人,但不要把我看得太重要。
《摄影之友》:你微博上的照片也是精心挑选的吧,看起来不像是你随手拍了就上传的?
李晨:对,每张都是我自己按照当时的心情挑的,而且会自己配段文字。我最近喜欢拿手机拍照,会有很多的修图软件在手机里,瞬间操作,很好玩,但我还是会回电脑上把我拍的大图也拽到微博里去。
Snap21-673x351.jpg
常用的相机组合:佳能EOS 5D MarkⅡ+EF 70-200mm F2.8L US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2012-3-28 11:43:56
{:2_31:}
2012-3-28 11:48:06
{:2_31:}
2012-3-28 12:41:52
{:2_37:}
2012-3-28 12:45:28
{:3_41:}{:3_41:}
作品转载
未填写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