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米埃尔摄影学院分为电影、摄影两大部分:电影有导演、电影摄影、录音等课程。图片摄影为硕士学位文凭。许多著名的导演和摄影师毕业于卢米埃尔。
在卢米埃尔摄影学院,浓郁的学院派侵袭着你的视觉与思想。专业与艺术充分而完美的体现在卢米埃尔,我特地拍些花絮与国内同行分享,更多的了解国外的摄影与国内的差距。
在这里我们主要以业余、专业、摄影教育这三部分做一个比较:
在业余摄影领域我们国内的硬件器材远远要高于国外的,技法上的水平也要略高于欧洲,但思想和艺术的表现是弱项。
专业摄影师领域就明显的出现差异,欧洲摄影师专注前期的案头工作,硬件配备,器材的专业性和使用性。后期很少做手脚。在这一点上国内的专业摄影师就逊色了很多,往往在专业器材上甚是简陋,拎着两只灯就去拍“大片”,全靠后期PS。这也说明国内的一些摄影师对自己的专业不负责任、对摄影艺术不尊重的。
摄影教育部分相差的就是天壤之别。这一点在我所带回的花絮照片中就可以看得到,学生在学校里接触到的都是世界顶尖的器材和设备,是你在学习中就能够意识到什么是专业、什么是知识、什么是思想、什么是表现手段。这种经由正规、系统、严格的专业体系教育我们权且称他为学院派。
而转过头来看我们的摄影教育,只能说是启蒙教育,个中原由在此也无需赘述。中国的商业摄影市场远比欧洲国家的市场要肥沃很多,按照正常的发展规律中国的摄影发展应当是强大的,这一点我们在摄影器材的销量上就可以看得到。但是过份的市场经济利益和摄影师素质将中国的商业摄影引入了一片荒芜的沙漠之中。
卢米埃尔学院历史资料图
考察后的思考在缺少正规教育的摄影江湖中,不断涌现出新的风格和流派,用以“新生代”不负任何责任的叱咤江湖,一批接一批、一代接一代。却不知“流派”多了,就没有了“流派”。江湖上的人多了,也就自然没有了江湖。
在这种妖化了的状态中,摄影是一件痛苦无比的事。好像摄影已经到了似是而非的无序混乱境界之中,味同嚼蜡。
其实,分析批评也罢、吹捧也罢,它只是一种激越、敏捷的思想交锋;因为摄影需要一种精神,一种追求,一种创造,一种勇气。而摄影师需要有广博的学识,有良好的艺术直觉,有独到的眼光,有对细节的敏锐洞察力,还要有说真话的勇气。它源自发现,源自创造。
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