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首页 互动交流 摄影教学 摄影之友 2012草场地摄影季:大师解读

收藏

0

2

分享

2012草场地摄影季:大师解读

麦田收割者 2012-7-11 13:59:28
暮春时节,北京草场地迎来了第三届“草场地摄影秀—阿尔勒在北京”,世界著名的摄影家和优秀的摄影作品在此得以汇聚,我们“解读大师”栏目也开进了草场地,重点推出摄影史上著名的贝歇夫妇、英国著名摄影师布莱恩· 格里芬和日本新生代摄影师原久路的作品。他们虽来自于东西方不同的国家,年龄跨度很大,却因为作品的独特魅力,而走到了一起。

ccd012-673x598.jpg

贝歇夫妇:以类型学影响世界倘若人们说起德国的摄影,大多数人对此的理解一定是以摄影师伯恩。贝歇和希拉。贝歇夫妇命名的贝歇派。他们的作品可以联系到20世纪20年代新客观主义运动,这对夫妇的工业构成摄影延续了40年的历史,成为一种独立的客观摄影。他们最为重要的贡献就是为建筑摄影创建了完全不同风格的类型学。在经历了漫长岁月之后,那些作品越发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呈现出逼人的信服力,整个系列的作品弥漫着惊人的逻辑感。至今很多摄影师都在学习和模仿他们,但仍无法超越。

ccd021.jpg

作为艺术家、摄影师或教育家,贝歇夫妇陪伴和激励了之后一代人,并给予他们力量。比如赫赫有名的“ 杜塞尔多夫学派”与“ 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都是贝歇夫妇的成就之一。他们的学生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安德烈亚斯。古尔斯基,由此把国际范围的关注度吸引到了德国的“新记录摄影”上。还有托马斯。鲁夫、托马斯。施特鲁特、坎迪达。霍夫和阿克塞尔。胡特等,均代表着“这类”德国摄影。贝歇派摄影展示的景象清洁如洗,以独特的方法论令人印象深刻。而且,时间的过程在这些画面中似乎被完全抹去了,思考的空间却无限性延伸。他们留下的不仅仅是一份历史的档案,更重要的是一个时代的独特感受。他们用自己的作品来展示事物,让它们讲述自己的历史,对于德国的文化记忆有着无法估算的巨大意义。解读贝歇夫妇的作品有非常重要的三个方面:一是他们记录式的工作,二是作品组图、系列照片呈现形式,以及图片的细节处理,体现了“德国式”的严谨与精确;三是内容,要从整体宏观的视角来思考与观看他们的表达,从而领会它们所折射出的摄影本质。这些标志使得伯恩和希拉.贝歇的摄影作品在摄影史中具有持久的影响。

ccd03.jpg

ccd04-673x271.jpg

摄影之友:如何理解以工业建筑为主题的摄影创作?

希拉.贝歇:重工业从未以图像的形式存在过,而即使人们长时间地研究这个主题,也绝不会感到无聊。它完完全全来自功能,没有任何一丝用于装饰的部分。这让我们很感兴趣。

克里斯多夫: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工业建筑并未被认为具有文化或艺术价值。而贝歇夫妇通过摄影图片呈现它们独有的历史感,已经超越了文化与艺术,这也许是摄影的本质所在。

摄影之友:您们对杜塞尔多夫学派成为当代摄影中非常重要的流派这个现象是怎么看的?

希拉.贝歇: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最初并无摄影系。摄影系是 1976 年开始设立的。当时只有一个班,教室非常小、非常差。之后,这个虽小但却十分出众的艺术学院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人才。

克里斯多夫:杜塞尔多夫学派深受贝歇夫妇的“ 贝歇主义”影响,贝歇主义是对奥古斯特..桑德摄影理念的传承和发扬。它强调一种“观察家”和“旁观者”的角度以及冷静而理性的纪实态度。

摄影之友:您如何看待中国当代摄影和现在的中国摄影师成长状态呢?

希拉.贝歇:我认为中国摄影师曾力的作品非常不错。他也拍摄工业建筑。有意思的是,他拍摄中运用了很柔和的光。但他和我们一样,也从来不在太阳光下拍摄。

克里斯多夫:以前我曾为中国摄影师们在美国做群展,现在不会了,因为他们都很优秀,作品丰富有个性,想象力总是给人惊喜,他们可能更适合高规格的个展。

布莱恩· 格里芬:重塑“黑色王国”的荒诞这个作品是布莱恩· 格里芬(Brian Grin)把自己装扮成一个16岁离开学校之后就一直在工厂工作的工人,通过假想出来的一个少年的视野所看到的“黑色王国”:这些工厂,工作中的工人,周围的空地以及传统的建筑物在一个孩子的眼中放大,杂糅了乡愁、温情以及荒诞的复杂情绪。他的作品吸取了非常多的灵感,并且,他将这些灵感运用在“黑色王国”中,使其呈现出强烈的舞台效果,让人眼睛为之一亮,也为他在英国摄影史上奠定了一定的位置。

ccd05-673x1043.jpg

我喜欢布莱恩的作品,主要是因为他的作品里具有非常个性化的表述。他把自己的一生都放在他的摄影创作上,作品能看出他对于摄影和美术的理解。他的这个系列是对数字摄影技术的一个新尝试,结合着一些严谨细致的数字表述语言,他的作品呈现出与众不同的个人独特风格。作品体现了他整个的一生,显示了他工人家庭的背景,融合了时尚、绘画、现代艺术等多种元素,打破了以往拍工人的一贯风格。他的“黑色王国”不仅讲述工人,还有富人,他们共同讲述着工厂里荒诞的人生。

ccd06-673x705.jpg

我之所以把这组作品引进到草场地摄影季来,是因为大山子曾经是中国观念艺术的发源地,而布莱恩的作品在光线与节奏上都是非常出色的,他的作品被介绍进来,可以让中国的艺术家在这方面进行更多的交流。布莱恩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摄影师,他的作品和他的思想一样自由不羁,是无从分类的,我们不可一味地从理论的角度进行阐释。他在创作这组照片时,已经不同于他之前为富人拍肖像那样,当作一项任务,而是作为他自己的一个艺术创作,所以会更纯粹。从作品中可以看出他自由的思想,不羁的理念,但又非常严谨的摄影技术。

ccd07-673x280.jpg

摄影之友:为什么采用这样一种戏剧性的方式去做这个系列?您如何看待摄影与绘画的关系?

布莱恩.格里芬:这是我的想像。数字摄影有点像做数学,让我能够进行再创造。摄影术刚出现的时候,摄影模仿绘画, 后来分离,现在又模仿,反反复复。

弗朗索瓦:我完全不同意布莱恩的观点。他最早的作品并不是去模仿什么绘画,而完全是他自己的奇思异想,是一些非常疯狂的东西。

摄影之友:您们俩已有三十年交情,在作品创作上,都参照各自的意见吗?

布莱恩.格里芬:是的。他对我作品有很多指导性的建议,让我受 益匪浅。

弗朗索瓦:不,我从他的作品里受益了。哈哈(笑)!

摄影之友:和南戈· 尔丁等人相比,您觉得布莱恩和他们有些什么共同之处?

布莱恩.格里芬:我和南戈· 尔丁曾经是竟争对手。我觉得我和她的作品都很吸引人。

弗朗索瓦:他们的作品都具有非常鲜明的个性,但布莱恩的路子更宽。

原久路:复刻时光如果新干线的列车晚点了几分钟,几乎所有等车的日本人都会开始竭斯底里,日本人对于细节的关注与追求由此可见。原久路在复刻绘画作品时就呈现出了对于细节的高度执着。

他的作品非常唯美、浪漫,从画面颜色到不同制作工艺的选择都具有浓重的过去时的色彩。绘画的观念性和摄影的写实性交织在一起,用两种不同的语言来与观者交谈,一种是他所模仿的对象,一种是他本身的语言。

ccd08-673x862.jpg

他的作品同时也具有典型的“日本男人看待日本女性”的角度,他将作品中的女性塑造得纯洁、浪漫、高度的理想化,包括水手制服、大正时代的房屋都是具有日本特点,同时也是具有男性所迷恋的特质的。

ccd09-673x471.jpg

而说到他所致敬的画家巴尔蒂斯,巴尔蒂斯有一位日本妻子,也曾经访问日本,沉醉于浮世绘艺术中。我想日本男性对于巴尔蒂斯的推崇,也与巴尔蒂斯的作品浪漫、美丽、带有小小情色的风格,并且具有某些日本人所熟悉的特质等方面有关。

ccd10-673x486.jpg

艺术就是给我们带来自由的东西,摄影与艺术的交融往往会让生活在困苦中的人更加绽放光彩。苏珊.桑塔格关于文学曾经有这样的诠释:文学应为细微精巧的建筑而不是简化了的呈现,是教导人们不轻易听信而追求透过现象寻求本真的存在。绘画、摄影艺术也可以是对原著的解构,以探求本质。

ccd11-673x280.jpg

摄影之友:您如何看待摄影与绘画两种艺术介质各自的局限性?

原久路:20世纪之初,摄影拍摄实际的存在,而绘画随便你说你画。现在,两者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局限性是人们赋予的。

笠原美智子:各种媒介都有各自的特点,艺术家首先关注的应当是自己的观念,而后是介质的选择。

摄影之友:目前很多的日本摄影师都前往美国学习或工作,但他们的作品依旧非常“日本”,您如何看?

原久路:去美国这件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因为去美国,我接触到了与日本文化完全异质的东西,回头再来看自己熟悉的文化,就有了不同于从前的体验。

笠原美智子:国际上有更广阔的机会和更自由的环境,更好地打开摄影师的思路。至于说摄影师的日本气质,我想是与日本自身的文化传承有关。
摄影之友:日本的美术成就对日本的摄影有何影响?

原久路: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的,很难说没有,比如像X光的绘画方式就很能启发艺术家的思维。

笠原美智子:影响并不直观,如果说有,也许是对细节的追求吧。

关于中国,关于草场地,大师们有话说

ccd12-673x447.jpg

希拉.贝歇:很难描述我对于三影堂摄影奖的评选标准。不过最关键的当然是,作品是否具有原创性,以及作品在技术上是否无可挑剔。对我来说,这两点始终非常重要。但是我要说,在摄影季中有很多照片令人困惑,缺乏逻辑,在技术上也有瑕疵。在北京的这么多天,大家有这么多的问题,但没有一个人问我:“什么是美?”临走前,我想诚恳地给年轻摄影师一个建议:不要尝试用摄影去表达情感,而要深入阐释一个问题。
笠原美智子:我非常注重作品的完整度,这个“完整”的定义包括最初的想法,构思、拍摄技术、后期处理、作品的挑选、排列、装裱、尺寸,都是否能够体现出摄影师的想法。

布莱恩.格里芬:这是我第一次来北京,感觉非常好!很多人喜欢我的作品,问了我很多问题,可能我应该做一个讲座来谈谈我的作品。我还没来得及和很多的中国摄影师进行交流,但是我会在以后的几天里和他们进行更多的接触。我在英国也听说过很多中国的摄影师,我觉得他们的作品很有意思。

弗朗索瓦:我担任草场地阿尔勒摄影节的主策展人已经三年了。总体觉得越来越好,路子越来越宽。我觉得中国年轻的摄影师很有想法,但还要多看各方面的作品。

原久路:第一次来北京,环境感觉很轻松。另一个问题,建议摄影爱好者多看不同风格的作品,从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

关于大师,我们有话说赵瑾(时装杂志美编):最有魅力最让我动心的是希拉 · 贝歇,我喜欢她的一切。她的“无表情”的工业建筑充满设计感和韵味,在理性和逻辑感中又流露出艺术之美,作为一位女摄影师

她真的很棒!另外她把自己的家庭经营得有滋有味,两人在摄影领域的珠联璧合,又培养出如此出色的摄影家儿子,更可贵的是她每次出现都那么优雅、时尚、充满智慧与温情。皱纹与年龄在她身上反而更富有魅力和味道。

迈克尔(英国纪录片摄影师):我是布莱恩·格里芬的粉丝,正在拍摄关于他的一个纪录片。他的作品非常有意思,在英国我看不到像他那样的作品。

孙诺(中国摄影师):原久路的作品展览方式非常特别,微喷和蛋白同时展出,而且蛋白成像的效果非常好,还专门找一位研究造纸的老师傅为他特制纸,使画面色调保持一致性,质感好。

摄影大师草场地现场纪事

ccd13-673x447.jpg

在摄影季期间,原久路在三影堂艺术中心展出了自 己的作品《时· 光交响》,并和与中国影像专家蔡 萌共同探讨摄影与绘画之间的复杂关系。

ccd14-673x448.jpg

摄影史上重量级人物:希拉· 贝歇夫人此次到来, 成了草场地最大的热点。她的一举一动,都成了新 闻。这是她和她的摄影家儿子。

ccd15-673x447.jpg

英国著名摄影师布莱恩· 格里芬在三影堂艺术中心, 作品《黑色王国》展览现场。

ccd16-673x447.jpg

草场地摄影季中最重要的一项是三影堂摄影奖的 评选活动。评委们都是来自于世界各国著名的摄 影师或影评人。希拉· 贝歇夫人、弗朗索瓦、笠原 美智子、克里斯托夫都担当了此次评选的评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2012-8-2 21:53:46
学习ing
2012-10-18 09:52:16
真的吗?太好了,非常喜欢
麦田收割者
西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