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家小酥肉,在盛志旺麻酱酿皮铺的隔壁,屋内屋外经常被围得水泄不通。“绵软入味”的小酥肉,再加上“可口”的汤汁泡饭,味道还算可以。碗小酥肉,淋上辣子,要上一碗米饭,吃着份量很足的小酥肉,喝几口酸梅汤,很有满足感。不过据当地朋友介绍,他们以前都是使用蒸笼做酥肉,后来可能实在生意太好,改用了现在的蒸箱。效率是提高了,但味道就没有以前“慢工出细活”的味道好了。
葫芦头泡馍,最早为唐代京城美食,至今仍是西安城内有名的风味食品,主要是用猪大肠、猪肚、猪骨头等食材做成。馍块洁白晶亮、软绵滑韧,肉嫩汤鲜,肥而不腻,醇香扑鼻。吃时配以泡菜更是爽口,汤浓味醇,油香适口。而在西安,吃葫芦头泡馍就应该去几乎无人不知道的“春发生”。
子午路张记肉夹馍,这是一家很多当地人都去的店。他们家的白吉馍皮薄松脆,腊汁肉色泽红润,酥软香醇。优质肉夹馍10元1个,味道很特别,跟樊家的不太一样,平时口味清淡的人可能会觉得稍显油腻。
生汆丸子汤味道很好,汤鲜味美!一碗生汆丸子汤,更像是一碗三鲜烩菜,汤开后调好味,再撒些香菜葱末,爱吃辣的还可以放一大勺油泼辣子。首先喝一口汤,让整个身体都热火起来,口口都透着鲜啊!生汆肉丸咬下去香嫩酥松,粉丝滑爽入味,再加上青菜营养均衡,一碗下来酣畅淋漓。
穆萨砂锅,这还是我第一次见清真的砂锅店,他们家的丸子砂锅和牛尾砂锅不错,辣子的味道非常不错,放到砂锅里就更是美味了。不足之处就是环境不是很好,价格也有点小贵,24块钱一份。
腊牛羊肉,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是西安的名小吃之一。选料精细,工艺讲究,辅料齐全,火功得当。而这家刘纪孝腊牛羊肉店,羊肉和牛腱子真心好吃,因此一直都是排长队的。
友情提示:最好买来在短时间内就吃完,一是可以在味道最好的时候品尝,二是防止坏掉。如果是打算买点带走,最好是让老板给真空包装。
锅贴,1块钱1个,有胡萝卜馅儿的、韭菜馅儿的、茴香馅儿的、蘑菇馅儿的,等等。制作精巧,味道精美,色泽黄焦,鲜美溢口。
回民街的饭馆几乎都是清真的,这些地方肯定是没有猪肉的,同时,这里也没有酒,因为大多数回族人是不喝酒的。
桂花糕,在西羊市的一个小角落,看上去并不起眼,但据当地朋友介绍,这个老板买这个桂花糕已经很多年了。而且老板将桂花糕做成一个厚厚的大圆饼状,顾客买的时候,就用一把特制的刀切,于是整个桂花糕一周就成了齿轮状,看上去还挺好看的。
这个桂花糕的老板,比较幽默搞笑,还特别热情。当我把镜头对准桂花糕时,老板却手持切好的桂花糕片儿,对我说:拍吧,我配合你。我觉得这样的老板就很有意思,至少他是一个懂得自我营销的人,他也许知道游客回头会在互联网对他进行宣传。不像一些景点的商家,拒绝拍照。
这是一家在回民街很有名气的小吃,但具体叫什么我还真忘了。别看这么一个小店,但他们家总是人山人海。
凉面。
馕,有名的新疆美食,是新疆各族兄弟喜爱的主要面食之一,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涮牛肚,是西安有名的街头小吃。把新鲜的牛肚切成片儿,用一根根的木签或竹签串起来,放到高汤锅里煮熟,然后蘸上有芝麻酱、辣椒酱等佐料做成的调味汁儿,浓香劲道,美味可口。与传统的火锅涮牛肚、麻辣烫涮牛肚的味道有较大的区别。
牛筋丸,主要是由牛筋为主料再加上一些别的配料做成的丸子,口感爽脆。
烤豆腐。
烤面筋。
天鹅蛋,名字听上去挺有气势,其实就是面食,不过这表面的东西总是让人吃着不放心,不知道会不会有色素什么的?
这个看上去是不是有点像老虎的表皮?
冰糖雪梨汁,在西安尤其是在回民街,是比较常见的,主要是用大锅熬制,5元/杯。
但本人品尝之后,也许跟个人的口味有关吧,反正我是不推荐的。
夜宵,在东新街与尚德路的交叉口,万达希尔顿的斜对面,是西安有名的夜市。这里摊位很多,极具地方特色。
一家东北老家菜装修很有东北农村的特色,辣炒蛏子味道很不错!老板很个性,一副文艺青年的打扮,非常热情!
五仁油茶,鲜美可口,五香味浓郁。据说做法很讲究,茶粉糊入锅要勤搅动,要用微火煮制,以免火旺煳锅底。
军军绿豆糕,朋友说这个在西安当地是相当有名的,后味香醇,甜而不腻。
是很多人儿时温馨而甜美的记忆。
各种大枣。
椒盐核桃,炒熟后表面微带白色盐霜,100公斤生坯炒熟后不少于95公斤。脱仁容易,核仁饱满,食之香、脆、略带咸味,回味绝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