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达明1981年学习摄影,曾就职于沈阳市生生照相馆。现为中国人像摄影学 会常务理事。在国内、国际摄影比赛中获奖百余次,其中金奖二十余次; 首届全国人像十杰;著有《梁达明人像摄影作品集》。
技术特点:高低打光法也就是上下两盏灯照射人物,这种打光方法要因人而宜。
以这张作品为例,人物脸部起伏明显,双眼眉骨突出,立 体感较强,这样的脸型较适合用高低光打法,会加强眼的力度 和魅力。如果人物脸面部起伏略平,尤其眼睛部位眉骨与眼睛 在同一个平面上,尽量不要使用这种灯光方法,因为上部主灯 会使人物眼皮浮光,出现白眼皮效果,看上去很不舒服。
布光要点:在使用这种用光方法照射人物脸部时要注意掌握强弱的控 制。上面的灯做主光灯,亮度要强,一定要超过下面灯的亮度。 而下边灯也就起到辅助灯的作用,平衡主灯的光照强度,调整 人物脸部的光比,千万不可超过上灯的亮度,否则会有恐怖光 的感觉(除非创作时特殊需要)。
灯位立体图
灯位平面图
在这幅照片中另外两支灯也起到美化画面作用:
右边灯打向人物头发轮廓,这支灯要距离人物头发稍近些, 因为头发是黑色,所以一定要用强光直射才能将头发质感表现 出来。
背景是灰色背景纸,离人物较远,人物脸部的灯光又是上 下打,所以背景没有受光,我们用一支小型背景灯,灯前加灯 碗,靠近人物身后的背景部分照向背景,由于背景受光面积小, 出现层次效果,它使得人物与背景分离,从而营造人物与背景 间的空间感。
- 主光:右前上方柔光箱照射人物脸部。
- 辅光:右前下方柔光箱照射人物脸部,光线强度弱于主光。
- 轮廓光:右后方蜂巢照射人物头发。
- 背景光:用灯碗照射人物身后背景的一个小区域,产生渐变层 次效果。
设备技术数据:
- 相机:玛米亚6×7
- 镜头:180mm
- 胶片:Kodak ISO160胶卷
- 曝光:F11 1/60
- 背景:灰色背景纸
- 灯光:四支影室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