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友: 器材对您显得重要吗?您拍风光作品喜欢用什么相机?
武四海: 当然啦,要拍到好的片子,首先肯定要研究使用什么器材。对于不同的场景,要通过照片表达不同的效果和感受,也就需要选择不同的相机、镜头和胶片。这样一来,从135、中画幅,到X-PAN、林哈夫617和4×5陆续的就都用上了。有时需要行动方便、快捷,比如在南非拍动物,就要用自动的、小型的机子;有些时候,拍大场景,而且有足够的时间享受拍摄的整个过程,这时就要用到中画幅或大画幅。所以,尽管行程遥远,我还是不惜付出体力代价,带上重重的行囊。
摄友: 您对摄影的态度是工作之余的放松,还是一定要做出一番所谓的成就?
武四海: 在事业上,肩负着几个企业的董事长和总经理,另外还兼着社会工作,时间上肯定是很忙的。但我的感觉是,企业工作靠的是责任心;社会工作来自于责任感;摄影活动则源自于激情。摄影的收获对我来说则是人生的享受,提升并丰富了生活的品质,这对工作和事业又何尝不是一种调节和促进呢?
摄友: 摄影之外,您还做些什么?
武四海: 除了工作和摄影,我想也就是读书和运动了。到了我这个年纪,工作又忙,确实是需要一些运动的。比如,打网球、游泳啊等等,偶尔也和大家一起唱唱歌,放松放松。 



个人简介:
武四海,1945年9月生于河北省大名县;
天津大学兼职教授、国家津贴专家;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中国—阿拉伯化肥有限公司总经理;
河北省政协副主席;
国际肥料工业协会(IFA)主席。
2004年4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四海萍踪》——世界风光摄影艺术展;其中两幅作品 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2006年9月,应邀参加2006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并举办《视界》主题摄影展;
2006年9月,摄影集《视界》获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凤凰卫视杯中国摄影师优秀画册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