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首页 互动交流 摄影教学 摄影之友 过大年拍大片

收藏

0

1

分享

过大年拍大片

侯伟 2011-11-1 17:18:09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每到春节来临,全国上下无处不洋溢着节日的气氛,而各地又因民族、地域、文化等差异,庆祝春节的形式、风俗各不相同、各具特色。从腊月到正月十五近一个月的时间,几乎每天都有不同的说法和活动。这对于喜欢拍摄民风民俗的影友来说,这无疑是一年中难得的拍摄时机。本期我们将请著名摄影家王福春为您详细介绍拍摄过年题材时的技术和手法。

festival7-673x430.jpg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东北人,几乎每个春节我都要到东北农村拍照片,东北农村的过节气氛特别浓,有各种各样的庆祝方式和地域特色鲜明的民俗内容,让我们这些摄影人每次都拍得乐此不疲。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的发展,农村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很多习俗都慢慢被人们遗忘了,我的照片记录了过年民俗的发展和变化。春节的民俗活动中可以拍摄的内容很多,拍摄的地点也经常变换,所以对技术的要求比较全面,下面我就依照自己的经验与影友进行交流。


室外拍摄建筑测光要点中国人过年特别喜欢在自己门前贴对联、挂红灯,这为过年平添了几分喜庆的气氛。尤其是东北,冰天雪地,房前屋后盖满了厚厚的雪,白雪和红色的灯笼春联相映衬,格外引人注目。在拍摄东北民居时,白雪往往在构图中占据了大部分画面,特别要注意曝光的问题,由于白雪对光的反射率高,所以在拍摄时要增加0.5档或者1.0档的曝光。在以门上的春联和门前的人物为主体时,要用点测光测取曝光数据,这样就不会使主体曝光不足。

夜幕降临的时候,特别是腊月三十人们会在院子里燃放烟花,在焰火
掩映下的屋舍显得特别安详。拍摄的时机要选择在天刚刚擦黑的时候,因为此时天未全部黑透,天空显现出幽蓝色,雪地也反射出高色温的蓝色,这时,每家每户的窗户中透射出暖色的灯光与蓝色交相呼应,彩色的焰火给这个安静的世界更增添了一点热闹和节日的气氛。

festival9-673x672.jpg

TIPS夜晚气温降至零下20-30度,这时拍摄需要做好防寒准备,不拍照时把相机放在摄影包中,拍照时把电池盒揣在怀中,否则快门被冻住的事情屡见不鲜。

festival10-673x676.jpg

广角镜头低角度拍摄户外活动东北大秧歌结合了口头文学和民间舞蹈,成为农村喜闻乐见的文娱形式,每年喜爱文艺的农民组织起来成群结队地在每家每户的串,每到一户 人家人们就要给些喜钱,大家都讨个吉利。在拍摄大秧歌的时候,要找比较有特色的典型人物拍摄,大秧歌表演者的服装红红绿绿非常艳丽,晴天 拍摄能够增加色彩饱和度。在拍摄时,要带上周围环境,再加之表演者动作幅度比较大,所以广角成为不错的选择,低角度拍摄容易使画面产生张力。

festival12-673x674.jpg
festival11-673x675.jpg

在室外拍摄避免不了会有阴天下雪的天气,不要因为天气不好就收起了相机,这正是北方的特色。拍摄户
外人物,切不可忽视漫天飞舞的雪花。虽然我们的眼睛看到的雪是一片一片的,但是如果你使用不同的快门速度,记录下来的效果是不同的。快门速度慢,雪就成了一条线,有时会挡住人脸的表情,快门速度快,雪就成了一点一点的,不易发觉,没了下雪的气氛。我一般采用1/ 30秒,此时照片上的雪呈现出很短的线,但是不存在遮挡人物的问题,又表现出下雪的环境。

TIPS在照度不够的时候,最好不要使用闪光灯,因为每一个雪花都相当于一面小镜子,它们会把灯光反射回来,形成难看的亮斑,而且还会在人和地上投下重重的阴影。

festival13-673x677.jpg

室内拍摄注意变形和光比俗话说,腊七腊八冻掉下巴。在这么冷的日子里,人们更愿意待在温暖如春的屋子里。在室内,由于地方狭小,拍摄往往要退到墙边,一只超广角镜头是必备之物。由于超广角的变形效果明显,我们尽量把主体放置在画面的中央,而且机位与被摄主体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变形的产生。因为人们的注意力在画面中央,边缘有些变形也被忽视了。

在室内,特别是在厨房,往往掀开锅
盖或者点火会有炊烟和蒸汽出现,这种场景是摄影人最喜欢拍摄的,由于东北民居的窗户全部朝阳,所以在屋内只有一侧光线,而这种场景最好的拍摄方法是采用逆光和侧逆光,在曝光时应以被摄者脸部的测光值为准降低0.5至1.0档曝光,这样既保留了脸部的细节又使受光的部分不至于曝光过度。东北都是双层玻璃,有的农村甚至还用窗户纸,室内的照度很昏暗,所以建议使用高感光
度胶卷或者将数码相机设置在能够接受的最高感光度。因为如果采用低感光度,虽然画质细腻,但是人物的动作全部是虚的,也达不到目的,比较理想的拍摄效果是动静结合,即有的人或者人的头部是实的,而手部或者其他部位虚的,这样能够产生强烈的动感。建议快门速度最低不要低于1/15秒,最好使用三脚架,如果手持,拍摄速度不要低于1/30秒,以提高拍摄的成功率。

festival16-673x685.jpg

不使用闪光灯拍摄时,按照人脸曝光,虽然窗口的曝光过度,但是现场气氛浓厚,只是运动的人物稍虚。

festival17-673x673.jpg

此图使用闪光灯+柔光箱补光,处于逆光的小女孩被打亮,人物的衣服鲜明。但是浓重的阴影破坏了现场气氛。

闪光灯的使用技巧提高拍摄成功率的另一个方法就是使用闪光灯,而闪光灯的光线很硬,容易使被摄体从拍摄环境中脱离开,破坏了现场感。

如何既提高成功率又不破坏现场感呢?以下介绍几种方法:

方法一: 反射闪光。就是将闪光灯的灯光通过墙壁或者天花板反射到被摄主体上,这样光线从直射光变成漫反射光,
使光线更为柔和。

方法二: 离机闪光: 一般照相机都有闪光灯热靴插孔可以连接闪光灯连线,摄影师可以将闪光灯以各种角度闪光,一 般建议以被摄者头顶45度方向投射光线,这样比较自然。而且阴影也会隐藏在被摄 者身后。当然也有人采用影室闪光灯,采用柔光箱的方法,这样就更便于操控。

方法三: 慢门同步闪光,在昏暗的室内,按照室内的平均曝光降低1档快门曝光,同时使用闪光灯,闪光灯的输出值要比普通拍摄减少1-2档,这样拍出的画面不会使环境漆黑一片,也能凝结住人物的动作,而且使闪光的痕迹降到最低。






festival14-673x586.jpg

肖像拍摄抓住地域特色和细节


单一肖像的拍摄
全国各地由于地域不同,人们的服饰各不相同,特别是春节人们的装束更是富于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对于典型人物的拍摄也是不可放过的题材。

对于人物肖像的拍摄,选取各地区典型人物是必不可少,他们的典型性不仅表现在面貌上,而且服饰也要有特色,让人一看就是当地人的形象。一旦寻找到这种典型人物,不要吝惜胶卷多拍一些,特写、全身都要拍摄,除了拍摄本人以外,千万不要忽视拍摄环境,因为人只有在他应该所处的环境中,他才生动,而且信息量才能大,生活气息也浓。
穿着棉袄棉裤的东北农民,满脸的皱纹,颇具地域特色的皮帽子,在他的家里,镜子、鸡毛掸子、鞭子、烟袋锅子、还有镜子反射出的暖瓶、膝下围绕的一群羊,这一切都使这个人物生动起来,而且提供了大量的信息。

festival18-673x676.jpg

群像的拍摄春节人们经常会赶庙会或者参加各种集体活动,拍摄群像更能表现不同人的面貌和不同人之间的关系和情感的沟通。拍摄既可以采用摆拍也可以采用抓拍的手法。群像可以选取一家人,也可以随意组合。

寻找一家各具特色的人家并不简单,我在拍摄东北人家的过程中,费尽心思才找到一些具有典型东北特色的人家,难能可贵的是不仅每个人各具特色,而且要让人们感觉到他们之间的关系,我采用的是摆拍的方法。我选择了一家雾凇岛旁的人家,他们以渡船为生,着装和面貌是典型的东北农民形象,在一个晴朗的早晨,雾凇岛上挂满了树挂,甚是好看,我请这家人站到树挂下,为了突出特点,我还让他们抱上鸡、鸭等家禽,劳动时用的工具,这样拍摄的群像虽然不具动感,但是地域特色鲜明。每个人拍摄人物的方法不同,但是要突出人物特点,取景时不要只拍特写,具有特点的典型环境是衬托人物的重要方法。

festival20-673x552.jpg
festival19-673x673.jpg

TIPS闪光灯输出值减少1-2档在几种方法中均适用。还有一个不需要使用闪光灯的方法,就是自己带一个大瓦数(100-200W)的灯泡换上。

民风民俗我们除了将视线放在多姿多彩的过年活动中,也要关注一些独具特色的饮食、习俗。它们对于你深入了解当地的风俗很有帮助,最好能在去之前做些案头工作。如果你在有准备之后,再通过自己的仔细观察,也许会带来惊喜。






东北人的皮袄穿旧了就在雪地里打个滚,用雪搓搓,雪可以把皮袄上的灰尘和污物带下去,好像我们现在 的干洗。
一到腊月初八,各家各户就开始杀猪,吃一半、卖一半,帮别人杀猪是不收钱的,屠夫可以得到免费的猪头、猪蹄和下水。
冬天户外就是冰箱,食品放在户外随吃随拿,不会变质。肉类可以埋在雪里,上面泼上水(防止狗把肉偷走),等到吃得时候,破开冰,里面的肉还很新鲜。

festival201-673x552.jpg
festival23-673x674.jpg
festival22-673x672.jpg
festival21-673x673.jpg

过年摄影器材推荐

  • 拍摄节庆题材的照片,由于活动范围比较大,室内室外都有,所以在器材的选择上首推机动灵活的135相机,如果为了追求 画面也可采用120相机,120相机中建议采用旁轴镜间快门相机,不仅快门震动弱而且体积小,手持拍摄时优势明显,要带有广角(最好是超广角变焦镜头)镜头,中长焦变焦镜头可以拍摄人物特写。在室内拍摄要配备三脚架、闪光灯、快门线。
  • 摄影包:外出创作,一个结实耐用的摄影包必不可少。民俗创作首选单肩摄影包,可以单手拿取器材,非常方便。其大小可以根据自己所带器材进行选择,建议器材不要带得过多。
  • 数码伴侣:数码伴侣的容量与拍摄照片的数量息息相关,出门前最好将数码伴侣清空。当前可视的数码伴侣层出不穷,对于保险和性急的影友来说,它是最佳的选择,如果还不放心就只能带笔记本电脑了。
  • 旁轴120相机:有很多摄影师认为这是民俗拍摄的最佳配置,它是机动性和画面质量的双重保证。取景方便,加之镜间快门最大程度的减小了机震,并使每一档快门都可以与闪光同步,给拍摄增加了更多的成功机率。
  • 数码单反相机:对于摄影师来说,数码单反无疑是必备之物。既可以作为主创机型,也可以作为辅助机型。1000万像素数码相机的画质可以满足绝大多数的使用要求,它的易操控、对焦快、随意转换感光度等优势还是很明显的。拍摄民俗题材,建议配上两支变焦镜头。
  • 旁轴135相机:比起体型来,它当然是更胜一筹,便携性最佳,对于行家里手来讲,一机三头已经足以应付所有的场面。但如果您在没有习惯使用它时,最好不要冒险带它。取景、对焦会给你带来不少麻烦,一切要以自己为主,不要被盛名所累。
  • 便携数码相机:尽管以前这很让严肃的摄影师不屑,但如今1000万像素以上的小数码的成像质量的确不差,作为在不方便使用大机器的时候,它完全可以胜任,而且快门释放完全没有声音,其便携性更是不言而喻。
  • 小型三脚架:带一个大型三脚架自然最好,但是体积和重量在行程中可能会给你带来不便。这样一只小三脚架既可以放在地上,也可以顶在墙上和借助任何固定的物体支撑。它几乎不会占据你摄影包的空间。
  • 闪光灯:对于昏暗的室内来说,闪光灯是不可缺少的。只要正确使用闪光灯,不仅不会破坏现场气氛,而且还能提高拍摄成功率,强化拍摄主体。
  • 闪灯连线:手持闪光灯,进行45度角投射,是很常用的方法,闪灯连线就是必不可少的配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2012-3-7 12:59:35
{:2_39:}
侯伟
西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