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图使用闪光灯+柔光箱补光,处于逆光的小女孩被打亮,人物的衣服鲜明。但是浓重的阴影破坏了现场气氛。
闪光灯的使用技巧提高拍摄成功率的另一个方法就是使用闪光灯,而闪光灯的光线很硬,容易使被摄体从拍摄环境中脱离开,破坏了现场感。
如何既提高成功率又不破坏现场感呢?以下介绍几种方法:
方法一: 反射闪光。就是将闪光灯的灯光通过墙壁或者天花板反射到被摄主体上,这样光线从直射光变成漫反射光,
使光线更为柔和。
方法二: 离机闪光: 一般照相机都有闪光灯热靴插孔可以连接闪光灯连线,摄影师可以将闪光灯以各种角度闪光,一 般建议以被摄者头顶45度方向投射光线,这样比较自然。而且阴影也会隐藏在被摄 者身后。当然也有人采用影室闪光灯,采用柔光箱的方法,这样就更便于操控。
方法三: 慢门同步闪光,在昏暗的室内,按照室内的平均曝光降低1档快门曝光,同时使用闪光灯,闪光灯的输出值要比普通拍摄减少1-2档,这样拍出的画面不会使环境漆黑一片,也能凝结住人物的动作,而且使闪光的痕迹降到最低。






肖像拍摄抓住地域特色和细节


单一肖像的拍摄
全国各地由于地域不同,人们的服饰各不相同,特别是春节人们的装束更是富于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对于典型人物的拍摄也是不可放过的题材。
对于人物肖像的拍摄,选取各地区典型人物是必不可少,他们的典型性不仅表现在面貌上,而且服饰也要有特色,让人一看就是当地人的形象。一旦寻找到这种典型人物,不要吝惜胶卷多拍一些,特写、全身都要拍摄,除了拍摄本人以外,千万不要忽视拍摄环境,因为人只有在他应该所处的环境中,他才生动,而且信息量才能大,生活气息也浓。
穿着棉袄棉裤的东北农民,满脸的皱纹,颇具地域特色的皮帽子,在他的家里,镜子、鸡毛掸子、鞭子、烟袋锅子、还有镜子反射出的暖瓶、膝下围绕的一群羊,这一切都使这个人物生动起来,而且提供了大量的信息。
群像的拍摄春节人们经常会赶庙会或者参加各种集体活动,拍摄群像更能表现不同人的面貌和不同人之间的关系和情感的沟通。拍摄既可以采用摆拍也可以采用抓拍的手法。群像可以选取一家人,也可以随意组合。
寻找一家各具特色的人家并不简单,我在拍摄东北人家的过程中,费尽心思才找到一些具有典型东北特色的人家,难能可贵的是不仅每个人各具特色,而且要让人们感觉到他们之间的关系,我采用的是摆拍的方法。我选择了一家雾凇岛旁的人家,他们以渡船为生,着装和面貌是典型的东北农民形象,在一个晴朗的早晨,雾凇岛上挂满了树挂,甚是好看,我请这家人站到树挂下,为了突出特点,我还让他们抱上鸡、鸭等家禽,劳动时用的工具,这样拍摄的群像虽然不具动感,但是地域特色鲜明。每个人拍摄人物的方法不同,但是要突出人物特点,取景时不要只拍特写,具有特点的典型环境是衬托人物的重要方法。
TIPS闪光灯输出值减少1-2档在几种方法中均适用。还有一个不需要使用闪光灯的方法,就是自己带一个大瓦数(100-200W)的灯泡换上。
民风民俗我们除了将视线放在多姿多彩的过年活动中,也要关注一些独具特色的饮食、习俗。它们对于你深入了解当地的风俗很有帮助,最好能在去之前做些案头工作。如果你在有准备之后,再通过自己的仔细观察,也许会带来惊喜。






东北人的皮袄穿旧了就在雪地里打个滚,用雪搓搓,雪可以把皮袄上的灰尘和污物带下去,好像我们现在 的干洗。
一到腊月初八,各家各户就开始杀猪,吃一半、卖一半,帮别人杀猪是不收钱的,屠夫可以得到免费的猪头、猪蹄和下水。
冬天户外就是冰箱,食品放在户外随吃随拿,不会变质。肉类可以埋在雪里,上面泼上水(防止狗把肉偷走),等到吃得时候,破开冰,里面的肉还很新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