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摄影之友》:冬天在藏区拍摄有没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赵嘉:防寒保护非常重要。这次十月份去,本来打算在冬季牧场拍,海拔4000多米,没想到他们还没撤下来,在海拔5000多的夏季牧场,骑马,换牦牛,用一整天才到那里,拍了3天,下来就冻伤了。
对相机也是非常大考验,相机卷片会非常慢,高速卷片容易奖胶卷拉断。相机进屋后绝对不能拿出来,如果拿出来会立即起霜。数码相机也会面临电力的问题,需要带三块电池,我现在用1DsMarkIII,充一次电可以用两天,拍完后需要开车一个多小时到另一个镇上去充电。
赵嘉:最开始用胶片时用Eos1v(配24mm/f1.4 和35mm/f1.4),GontaxG2(配21mm/f2.8和35mm/f2和哈苏Xpan(配45mm/f4);现在常用佳能1Ds MarkIII配35mm/f1.4、50/1.2和24-105mm/f4,ALPA 12TC配48mm(25,135),Markina折叠相机(80mm/f2.8),就是一台135数码,两台120旁轴。
胶片都用彩色负片,柯达160PPN,400NC,有些冲洗自己充,有些在外边冲。
赵嘉:佳能1Ds MarkII在2004年一出来我就买了,但当时并没有当作主力机,还一直用胶片,一直到2006年。我现在135几乎全部数码,120一半数码后背一半胶片,比120画幅更大的用胶片。
- 《摄影之友》:对现在的一台数码、两台胶片如何考虑切换使用?
赵嘉:这是一个大问题,我现在也没有考虑好。现在90%是用135数码拍摄,数码在感光度400以上效果肯定比胶片好。但是如果我觉得这个场景特别好,我就会转用中画幅胶片机,有些影像是特别适合用细腻的方式表现。
- 《摄影之友》:对于冬天明亮的光线,你在拍摄时有没有特别的技巧?
赵嘉:光线是一个被利用的东西,摄影师就像厨师做菜一样。我特别喜欢下雪的天气,那时有漫反射光。雪景中,前景和雪之间的反差可能特别大,如果曝光过一点,雪的层次就没有了,用数码拍摄时最好稍微欠一点曝光,虽然前景会比较暗,但用RAW拍摄的照片通过后期是可以修回来的。
在光线很漫射的时候,很难拍摄出层次,所以要用稍微广一点的镜头,用空间关系来构造层次感。
- 《摄影之友》:作为一位比较成熟的人文摄影师,您对影友们又什么建议?
赵嘉:有两个建议我觉得特别重要:
1, 少买器材,多买画册。一些人不知道拍摄方法是什么,但是多看画册你就能知道拍摄方式。人文类的东西,一个机身,两个镜头,有一个大光圈的定焦头+一个变焦头就足够了,我现在百分之99就拿这两只来拍。也可以多看展览,看国外杂志。不用买很多器材,如果我重新开始做,我就买一个EOS5D,35/2.0, 24/2.8,就足够可以拍了。
2, 无论你想拍什么,立刻就开始拍,拍摄中再发现新的线索新的方向,不要老想清楚了再拍.先拍着,拍完后多和别人讨论。很多人问“可以拍这个么?,可以拍那个么”,不用想,先拍下来,即使不成也可以当成训练,大多数人都需要训练。
赵嘉:我觉得应该根据出发点来判断,如果要求影像质量特别重要就用胶片,如果经常用高ISO,就用数码,或者他正在学习,也最好用数码。但我建议应该用全画幅,画面的质量质量非常好。
赵嘉,作为签约摄影师、摄影指导与欧洲和国内的人文地理、时尚类杂志及相关机构合作。文字及图片常见于精美的专业摄影刊物或者奢华的时尚类杂志,闲时出版 多部书籍画册。长于纪实和报道专题,并喜欢尝试关于影像的各个领域。对各类顶级摄影器材亦兴趣浓厚,并好网络摄影,尤以每年放出的超长贴“《七种武器》系 列”最受同好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