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首页 摄影艺术 旅行摄影 情迷哈瓦那

收藏

0

3

分享

转载 情迷哈瓦那

麦田收割者 2012-2-10 14:52:55
本帖最后由 麦田收割者 于 2012-2-10 15:00 编辑

古巴位于加勒比海西北部,东与海地相望,南距牙买加140公里,北离美国佛罗里达半岛顶端217公里。由古巴岛和青年岛(原松树岛)等1600多个岛屿组成。是西印度群岛中最大的岛国。首都哈瓦那位于古巴大岛的西北部,是古巴政治、经济、文化和旅游中心,是西印度群岛中最大的城市,素有“加勒比海的明珠”之称。
哈瓦那分为老城与新城,总人口大概有220万,占全国人口的五分之一。哈瓦那是将历史遗产保存得最好的美洲城市之一。1982年12月14日,哈瓦那的老城区以及港口附近的军事防御体系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文化遗产”。
今年8月底,我先从北京飞纽约,再转飞墨西哥城,机场酒店停留一晚后再飞哈瓦那,历经48小时终于到达了这个社会主义的最前哨。住在老城区的家庭旅馆,一共停留了5天4夜,走遍了老城区的大街小巷,除了到访游客们必到的热门景点,还深入政府机关,医院,学校,居民家中,领略了哈瓦那居民清贫但充满活力的生活方式。
1.莫罗城堡的黎明
Havana%202011-0001_2.preview.JPG

莫罗-卡瓦尼亚城堡 是哈瓦那的地标建筑之一,位于哈瓦那著名的海滨大道东端的一座临海的小山上,占地11公顷,是美洲最古老、规模最大和保存最完好的古代防御性建筑之一。莫罗城堡建于1589-1610年间。城堡后的卡瓦尼亚圣卡罗斯要塞建于1763-1774年间,从城堡可以俯瞰全城。 16世纪的时候,为了抵御英、法、荷等国海盗的侵袭,西班牙国王下令修筑了莫罗城堡,居高临下,紧紧扼住哈瓦那港的入海口。
每天晚上9时,在这个古城堡里总要进行打炮的仪式,吸引了无数游客。从200多年前的殖民时代起,为了提防海盗的偷袭,每晚九时准点关闭莫罗--卡瓦尼亚城堡的城门。关门前,城堡上都要鸣炮,以提醒民众,延续到今天,已经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的观光项目了。

2.革命广场
Havana%202011-0002_0.preview.JPG
哈瓦那新城市中心的革命广场耸立着古巴民族英雄,独立先驱何塞•马蒂的雕像和纪念碑。这里相当于北京天安门广场。古巴领袖卡斯特罗经常在此举行大规模群众集会,指点江山,激扬陈词。

3. 旧建筑与老爷车
Havana%202011-0003_0.preview.jpg
哈瓦那老城是建筑艺术的宝库,拥有各个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住宅、教堂、街道、广场、剧场,甚至是上世纪50年代的美国老爷车都一如往昔,使得整个城市变成了一个色彩斑斓的活动博物馆。

4.海明威经常光顾的五分钱酒馆
Havana%202011-0004_0.preview.JPG
La Bodeguita Del Medio五分钱酒馆因海明威闻名于世,离我的住地只有400米远,是所有来哈瓦那的游客必到之地。其招牌普通,门面窄小。一排吧台,坐上10个人就挤得无法转身。所以白天常常有游客在门口等位。那里的墙上至今还留着海明威的遒劲字迹“我的五分钱小酒馆,我的莫希托”。酒馆有整面的墙都是照片和签名,在这里能找到很多名人字迹和照片,各个国家不同语言的留言。在这里人手一杯的必是鸡尾酒莫希托(Mojito)。几片薄荷叶/Hawana Club 朗姆酒/柠檬汁/冰块/苏打水,这就是最正宗的配方。

5. 无处不在的古巴音乐
Havana%202011-0005.preview.JPG
据有的驴友攻略讲:如果没有酒,没有雪茄,没有乐队,没有舞蹈,古巴只是在全世界的岛屿中多了一段海滩,多了几分太阳光。可来可不来。确实,拉丁与非洲民族都是热爱歌舞的民族,而他们世代混居形成的古巴民族更是嗜音乐如命。入夜的马累贡滨海大道上游人如织,随处可见吉他手为兴之所至的居民们伴唱。大部分的餐馆都有这样的乐队为食客们演奏。

6. 计划经济下的严酷现实
Havana%202011-0006.preview.JPG
除了参观哈瓦那游客必到的热门景点,我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解古巴人民的日常生活。总的印象是古巴人民的物质生活还是属于清贫之类。和80年代初期的中国一样,古巴也是实行价格双轨制。外国游客使用的是外汇券红比索(外汇券),相当于1美元,和本地人使用的绿比索汇率为1比25。本地居民的日用品和副食供应仍采取配给制。居民们凭户口本每月可平价购买少量的大米,食糖,鸡蛋,肥皂等。如每个居民可凭本买到6磅的平价大米,3磅白糖和8个鸡蛋。缺口部分则要按市场价格通过自由市场或议价商场购买。这是国营副食店空荡荡的货架。

7. 农贸市场上的选择也是有限的
Havana%202011-0007.preview.JPG
蔬菜大都是易于长时间保存的南瓜,土豆,红薯之类,基本看不到叶类蔬菜;水果一般是香蕉,木瓜,牛油果之类。

8.小学教室
Havana%202011-0008.preview.jpg
古巴政府似乎对教育非常重视,哈瓦那老城区里每隔400-500米就能找到一个小学。孩子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完全免费。这是老师和3年级学生们在教室里为开学做准备。

9.酣战牌桌
Havana%202011-0009.preview.JPG
哈瓦那老城里居民的日子过得不慌不忙,多米诺骨牌的牌桌摆到了街边。老少爷们轮番上阵打擂台,杀得昏天黑地。需要女人们催促才肯回家吃饭。
10.晨曦垂钓
Havana%202011-0010.preview.JPG
清晨的马累贡滨海大道是钓鱼者的天下。
11. 跳水嬉戏的顽童
Havana%202011-0011.preview.JPG
12. 情到浓时
Havana%202011-0012.preview.JPG
买冰激凌的情侣

13. 国营服装厂的女工们
Havana%202011-0013.preview.JPG

14. 哈瓦那也有草药店!
Havana%202011-0014.preview.JPG
15.哈瓦那的未来
Havana%202011-0015.preview.jpg
古巴作为一个加勒比岛国,资源匮乏。上世纪90年代以前,古巴在经济上对苏联和东欧国家依赖严重。但苏东剧变让古巴在90年代初期失去了政治和经济的后盾,再加上美国从60年代起对其进行长期封锁,也使古巴经济一落千丈、元气大伤,从本世界初开始的改革一直停滞不前。2010年下半年,古巴在劳尔·卡斯特罗的领导下开始了有限的经济改革,决定从国有部门裁员50万人,并给予私营企业更多的空间,旨在为被裁减的国有部门的员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这次改革被舆论称为是新世纪古巴爆发出的“最强劲的改革声音”。在2011年4月的古巴共产党六大上,劳尔·卡斯特罗正式接替哥哥菲德尔·卡斯特罗成为古巴新领导层的核心。他所提出的近300项经济改革计划在会上获得通过,未来古巴的经济改革有望进一步加速。
衷心希望古巴人民在不远的将来也能像我们一样分享经济改革的成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2012-2-10 15:00:38
{:2_31:}
unn
2012-2-10 16:33:42
{:soso_e142:}
2012-8-5 14:48:44
哈哈哈,语言不不同,吃的都一样。
麦田收割者
西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