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奥蒂斯,曾经是个儿童兵,1996年他又重新加入蒙罗维亚的DON BOSCO男童中心。<br />
因为有了摄影,人类有了第三双观察世界的眼睛,我们也迎来了读图时代。绘画再像也像不过照片,“有图为证”成为人们坚信 的理由。新闻摄影更是如此,尤其是在美国,从1930开始美国人 就开始习惯用新闻摄影来全面的反映某一事件的真实和价值。他们 通过优秀的照片,配合着记者的故事与发展,再加上构思巧妙的排 版设计,使得故事真实地再现,也绝对增强了对读者的说服力。
劳莉·格琳科女士是美国资深的联系图片社成员,她的作品多次获 得国际性的奖项,如1996年的世界新闻基金会的艺术、故事类一 等奖,2001年美国PDN的最佳新闻摄影奖。其作品也在各种国际 性的展览中展出并被收藏。她还记录了拳王泰森从13岁的崛起。<br />
<br />
1999年,因那·科维科在她的莫斯科公寓里穿着她的第一件军服。<br />
<br />
1993年,美国得克萨斯州,受海湾战争综合症影响的加里·祖斯潘住在他父母家的一个特别封闭的环境里。<br />
<br />
欧莱格在莫斯科附近的RUZASANITARIUM接受针灸治疗。<br />
<br />
1998年,亨利·格林在英国DONCASTER的一个战争老兵小组心理疗理会上。<br />
格琳科女士多年一直将摄影作为一种对社会观察和揭示社会现实的武器。她化了多年时间拍摄和记录了战争给 人类带来的后遗症,出版了《战后:来自冲突世界的老战士》,该书获得了2005年度美国权威的PDN年度摄影书大 奖。这次她所提供的作品就是选自获以上大奖的图书。基于 她在纽约帕森设计学院的学习经历,她的作品不仅在内容上发人深思,形式上也充分发挥了视觉构成的作用。对比经 典的黑白记录摄影,格琳科女士的彩色作品用现代彩色摄影的效果将记录摄影向现代影像艺术推近了一步。作为新 闻摄影界不多的有成就女性摄影师,格琳科女士还不太为中国摄影界所了解。其实,她曾在3年前参加过平遥摄影节。<br />
<br />
1989年,PHA VAN KINH 在越南的BA VI越德康复中心接受了新的弥补手术。<br />
<br />
Piriya在政府治疗中心的黑板上学着写僧伽罗字<br />
<br />
1990年,奇·沙如恩在泰国ARANYAPRATHET的一个国际残疾难民救助营。 <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