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相环
色相环暖色:红色、橙色、黄色。
冷色:绿色、兰色、黑色。
中间色:灰色、紫色、白色 。
冷色调的亮度越高越偏暖,暖色调的亮度越高越偏冷。色彩也能带来“轻与重”的视觉感,可以平衡画面。白色和黄色给人感觉较轻,而红色和黑色给人感觉较重。
光线与线条构图在天空晴朗通透时,尽量找线条明朗的屋顶构图,这样会使拍摄事半功倍。运用不同时段的光线构图也能使作品更有创意。
线条构图对于这种有明显线条空间感的图片,构图需要严谨点,大家常常用到的经典构图,比如具有明显透视效果的构图、传统的对角线及三分法构图、适当的运用建筑固有的延伸线条等,都可以根据现场条件,运用到此类图片的拍摄中。若使用变焦镜头(18-105mm焦段),尽量不要用广角端拍摄,这样会产生畸变,不适合表现出线条的横平竖直。当然,如果镜头质量好,可适当用广角镜头营造空间纵深感。尼康的机内优化校准可以加锐化,选择F8-F22的光圈值会让图片的线条更加锐利。
F8,快门1/400秒,ISO 100
经典的对角线构图让画面的线条 更明朗、空间感更强
屋顶参照物构图我们在屋顶能找到常见的参照物:白色PVC管、窗户、白色排风扇、窗户、栏杆等。利用这些物体的长方形、不等边几何形状与墙体线条形成对比,可以突破单一的空间感,让画面更有变化。
运用光影构图变化也能营造多种多样的空间感,在不同时间段,如阳光灿烂的晴天、阴天,或者是一天的不同时段,也能让同一个屋顶的呈90°夹角的两面墙,产生多种光影的变化。中午的光线是顶光,拍出的墙体容易发白,两面墙的明暗对比不强,不利于营造出光影效果。
可以运用上午8点左右或下午5点左右的光线,具体的时间段最好根据拍摄当地的环境来选择。白平衡设置为自动,用M挡拍摄可以更好地控制光比。
不同角度 营造超现实空间感侧拍、倾斜拍、将相机倒着拍,你也可以颠覆传统的拍摄角度,拍出奇妙作品。
翻转拍摄角度一个好的构思会让你拍片不至于盲目,拿起相机将更确定。用眼睛搜索拍摄主体的过程中可以先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构图,不断地根据想法调整相机的角度,从而找到最佳的拍摄角度,相机不一定要横着拍或竖着拍,出奇的拍摄角度往往能让图片更有创意,如将相机翻转180°倒着拍;或将相机的角度倾斜再从取景框里观察,就会发现全新的视界。
水平角度拍摄,画面的变化不大
正确:将相机倒转拍摄屋顶,会有意外的发现
优化标准和锐化1.我的尼康 D90优化校准设置的是自己设定的曲线,如果用RAW格式拍摄图片,相机的优化校准作用并不太大。但是用JPG格式拍摄的话,在优化校准里可以用VI鲜艳模式或者LS风景模式,再微调时加些锐度,提高对比度,让画面的细节更清晰。
2.拍摄时关闭D-Lighting功能,这个功能开启会使画面灰蒙蒙的
左图:在优化标准里设置风景模式色调更鲜艳 右图:没设置优化标准,画面色调较平淡
后期制作创意图片旋转图片发现新视角
在拍摄中,也许有些图片与自己的初衷构思不是很符合,在后期处理的时候可以试试旋转图片,往往会出现惊奇的效果。或者,将不可能出现在这种场景中的素材图片后期制作上去,也会营造出作品的另外一种空间感。
首先要构思选择什么样的素材能让画面产生超现实的感觉,如这张屋顶墙体的45°角倾斜的作品图片,初看有点沙漠山丘的感觉,然后我顺着这个思路,从自己电脑的素材库里找到一张与原图色调比较搭配的素材图片,骆驼是沙漠里常见的动物,将骆驼合成到看似沙丘的原图上,给人一种视觉错位感,这种创意往往让人产生“原来如此”的错愕感,后期便按照这个思路制作出创意作品。
1.用钢笔工具勾出骆驼图片的线条,建立选区,羽化 半径值为1,将羽化后的骆驼素材拖拽到原图上
2.在墙体边缘找到适合的位置,调整骆驼脚的立足点, 合并图层,后期制作完成。将骆驼后期PS上去,墙体 营造出沙丘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