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首页 交易版块 器材资讯 抓拍托举哥之独脚架使用

收藏

0

0

分享

器材评测 抓拍托举哥之独脚架使用

麦田收割者 2012-6-27 10:29:47
 2012年6月3日,广东黄衣托举哥周冲一“举”成名,各媒体争相报道,而最近另有两名托举哥也是通过徒手攀爬防盗网托举救人——一位是40岁肇庆市民从7楼爬下6楼救人,另一位60岁广州大叔从1楼爬上4楼救人,但他们却没有成为公众焦点,吸引媒体关注却只有黄衣托举哥,这是为什么呢?其实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曝光图片的吸引力。
59_21105413_1_lit.jpg

  在这样危险紧急关头,怎样抓取良好的拍摄效果,捕捉最惊险的一瞬间,获取更具吸引注意力的照片?除运气和拍摄技术之外,小编认为这种情况要获得优秀的抓拍效果少不了辅助抓拍神器——独脚架。
59_21105431_1_lit.jpg


  与“三足鼎立”、架设稳定的三脚架相比,“金鸡独立”的独脚架通常被忽视,但专业玩家总结出三大场合更适合独脚架使用:一、拍摄野生动物、登山等对携带性要求很高的场合;二、体育比赛、音乐会、新闻报道等现场空间有限、无法架设三脚架的场合;三、既需抓拍瞬间,又需一定稳定性、防止手抖,对灵活性要求较高的场合。 简单来说,独脚架集合了三脚架的稳定性和手持的灵活性。那么怎样使用独脚架来迅速抓拍获取更锐利的照片呢?以下介绍几种独脚架常见的使用方式:

  方法一(如下图):左脚和右脚平行或双脚稍微张开约10度角。根据三根腿的长度,独脚架放置大约在拍摄者双腿前2英寸,近似20度角。使用的独脚架云台使相机能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定位。让相机尽可能靠近使用者的胸膛,同时弯曲两个肘尽可能靠近你的体侧。左手紧握独脚架的顶端和相机底端,向地面适当用力下压独脚架,稳定独脚架。

59_21105452_1.jpg
方法一

  方法二(如下图):左脚朝前,右脚在后,红色的圆形符号是独脚架的底端。这是一个很稳定的姿势。左脚不是朝向正前方而是朝内偏转大约10度角,右脚几乎和左脚平行。要点是拍摄者的身体完全稳定不会前后从一边倒另一边倾斜,左腿少许弯曲。放置独脚架靠到右脚的内侧,阻止独脚架向右方或者向后移动。稍许弯曲左腿把独脚架靠到左边腿上。这样独脚架对身体保持20度角并稍许超前倾斜。左手握住独脚架的顶端和相机底端,适当用力朝地面下压架身并稍许左倾。独脚架向左腿的压力会阻止它向左边移动。这将稳定独脚架,以致腿不会在地面滑动和向前移动。这种方式独脚架现处于非常稳定的状态,横拍和竖拍都可以。
59_21105509_1.jpg
方法二 方法三(如下图):在这个方法中,左右脚可相互平行,或者两只脚稍许打开10度角。尝试不用独脚架练习这个姿势确定左右脚的精确位置。让独脚架穿过腿在你的左脚3-5英寸后。轻微弯曲你的左腿把独脚架靠到左边大腿上同时把独脚架缠绕在左脚的范围内。这样独脚架对身体保持近似20度角并稍许超前倾斜。左手握住独脚架的顶端和相机底端,适当用力朝地面下压架身并稍许左倾。这将非常轻微地弯曲独脚架。如果独脚架不易弯曲,把独脚架的底部放置更靠近左脚。独脚架向左腿的压力会阻止它向左边移动,这将稳定独脚架,以致腿不会在地面滑动和向前移动。独脚架现在处于非常稳定的状态。横拍和竖拍都可以。另一个姿势是用右手代替左手把持独脚架顶部,这样可以在需要的时候腾出左手做其他事情。反复练习这种方法,直到你感觉非常自然和舒适。
59_21105540_1.jpg
方法三

  方法四(如下图):配合独脚架专用的独脚架腰包。独脚架腰包穿在皮带或户外活动带子上。户外活动时,把独脚架收起到最短长度(大约10-14英寸),独脚架和照相机处于随时拍摄的状态。当遇到转瞬即逝的瞬间,把独脚架放进架袋立刻可稳定拍摄。握着相机的左手靠近身体,这会稳定独脚架。拍摄时展开双脚以到最稳定的状态。
59_21105627_1.jpg
方法四

  尽管独脚使用方便,优点突出,但对一般玩家来说,独脚架应用面依然不广,仅为抓拍托举哥而单买一支独脚架性价比显然不高。所以多用途三角架倍受摄友青睐,如最近小编发现一款富图宝的四合一子母脚架。外表看似是一个常规的三脚架,其实可以根据拍摄需求,快速变换成专业大脚架、独脚架、专业微距脚架、登山杖,使用方便。

59_21113952_1_lit.jpg

  在我们身边,新鲜事时刻发生,要想第一时间抓拍焦点,除了拍摄技术足够外,一款适合自己使用的脚架更能辅助拍摄出更出色的作品。
最后小编附上一篇子母脚架的评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了解更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