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北方的狼族 于 2012-7-31 00:02 编辑
跳欠院在九间殿前,是喇嘛们讲经辩论和观经期间跳法王舞的地方,俗称讲经院,社火院、跳神院,藏语称“欠巴扎仓”。塔尔寺四大观经期间,除举行宗教仪式外,主要在这里跳法王舞等,这种舞蹈藏语叫“欠”,所以当地人叫“跳欠”,是一种喇嘛社火,也称哑吧社火,一般叫“跳神”。这里也是喇嘛们讲习跳神舞蹈之所。
关于“跳欠”这种舞蹈,总共有三百六十种。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七世达赖喇嘛授意塔尔寺第二十任法台建立了这个跳神院,由舞蹈师教习舞蹈音乐,并建立跳神制度。该占地2600平方米,七世达赖还从西藏给塔尔寺送来了文武护法面具39件及舞衣、法器等。乾隆十三年(1748),第二十六任法台赛朵·欧旺旦贝坚参时,杰仲罗桑华旦将自己的家庙连同所有的佛像、佛经和佛塔全部捐献给跳欠院。从此,跳欠活动,一直保持至今。
跳欠,是一种很优美动人的宗教舞蹈,共有数十种,除主角护法神外,还有牛头、马面、鹿身、寿星等,扮演者头戴假面具,身穿彩缎服装,随着音乐表演,是以各种宗教故事为主体的舞蹈。塔尔寺观经跳欠时,首先出场的是四个带骷髅面具的演员作舞。继有四鹿、四个死神、和尚和六个小沙弥以及佛教施主等出场,然后大护法或马首金刚与五个保护神及四个夜叉分别表演,然后共同作舞而告终。
跳欠是一种“除邪驱灾”、“祈祷平安”的宗教娱乐活动。塔尔寺在每次跳欠当中,有精彩的所谓“斩年”一幕。据传,清雍正初年,年羹尧至青海平叛时,杀死喇嘛活佛多人。为了使年永不再生,每年观经时,在跳欠中有“斩年”一幕,塔尔寺更为重视。事前用面粉捏作一人,放在盘中,跳欠中间,由四小鬼乱刀剁掉,其实这是一幕“镇压邪魔”的舞蹈。
塔尔寺,平日是一座清净佛地,寂寞的大千世界,因为僧侣们没有妻子儿女,也不养鸡鸭猪狗等,一片清净寂寞。每逢庙会,人山人海,这“寂寞禅阙”,就变成“红尘世界”了(回来后百度滴! 比较遗憾的是错过了当天早上八点的晒大佛!)
乐队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