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边这张照片乍看还是一张不错的照片,但实际上照片的问题就是我在拍摄是虚化的太过了,过分的虚化掩盖了一部分背景选择问题,将来的风光摄影在构图上就会碰到瓶颈。
解决对策:找一个中焦偏广角的垃圾狗头练习拍摄,虚化能力尽量差,在外拍中使用偏小光圈拍摄人像作品,加强环境人像构图的意识。
(二)来小来老师说的“留白”我曾经在书里看到过,只是从未真正实践过。
客观的讲,“留白”是进化到高水平摄影的必经阶段,只是现在很多人包括我都没有真正的重视起来,经常使用的中长焦镜头(70-200mm)的人群更容易产生这样的问题。因为中长焦段更重视的是特写,拍摄半身像居多,全身像较少,能“留白”的照片更少。
因为在中长焦段,拍摄出能大面积“留白” 的照片需要退到很远的位置,加之摄友众多,很难拍摄一张大面积“留白”的作品。仔细观察高水平的人像作品,有“留白”的照片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上边这张照片我拍摄的,这张照片是几乎头顶天的半身照,“留白”明显不够。环境对人物的衬托不是很全面,其实这样的半身照几乎人人会照,并无太多高明之处。
这张照片是经过略微裁剪的照片,但是不再“头顶天”,而在背景中留了一些树木和小道作为背景,将环境和人像联系了起来,也有一些夕阳照射的效果,比前一张照片照的更好些。
解决对策:背景去繁就简,认真选景,照片中人物所占比例下降,留出大量的环境内容,下次我将使用50MM标准镜头练习拍摄。
(三)构图虽有进步,但缺乏对光线的理解。
大师都是用光高手。城市运动公园这次拍摄活动,逆光人像我就掌握不佳,总是拍摄不出来满意的作品,说到底,还是对光线理解不够深刻,肤色的还原究竟是否要借助闪灯,如果使用闪灯,又该如何设置?还请高手指点一下我,我实在是掌握不到诀窍啊。
这张人物虽然经过制作,但是面部仍然偏黑,未用闪光灯。还请高手指导如何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解决对策:尚无,还请各位老师指点迷津。
以上是我对最近外拍活动的个人总结,还请各位老师指点迷津,不胜感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