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西安北二环和汉长安城遗址交汇处的团结水库环境综合治理主体工程在2009年10月竣工蓄水。形成850亩浩瀚水面,成为西安市区当前最大的观赏水面。
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初期的团结湖水库,是当时西安最大的城市建设工程之一。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这里还是荷花满池、鱼翔浅底,后来由于承担兴庆湖、护城河、老城区和西北郊部分区域的城市排污、泄洪任务,水体逐渐污染,往日的水乡景色不复存在,成为一条巨大的臭水河,使水库沿线区域成为西安西北部城区发展的绊脚石。
2006年1月,团结湖水库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正式启动实施。新的团结湖水库集防洪保安、园林景观、水域生态为一体,将对新北城的人居环境、生态环境、投资环境及水环境改善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有关专家认为,重新治理、蓄水后的团结湖水库将为周边区域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由以前的绊脚石变为后发优势、区域经济的新引擎。
现在,我们可以通过相机记录这些变化。
汉武大帝塑像
岸边风景及游人。
地下过桥涵洞
抽水机
其中一桥的北边
这是桥的南面。汉城湖公园是一个开放的、免费公园。水面上有很多桥。
也是其中一座桥。
这座塔楼位于L 型湖的L拐角出,基本上走了全程的1/2。
这座塔楼对面。
“说起今天的汉城湖,就一定要了解这段水系的历史。”西安市水务局局长杨立介绍说,汉城湖水域历史悠久,曾为汉代漕运明渠。武帝元光六年(前129年),根据大司农郑当时的建议,由齐人水工徐伯表主持,动员兵卒数万人开挖漕渠。历时3年,终于开凿成历史上著名的第一条关中漕渠,西起汉长安城西南的昆明池,经汉长安城东南(今西安城北向东),沿途纳浐、灞诸水,依山傍渭,直通黄河,全长300多里。渠成之后,为长安城运送粮草发挥了重要作用。
现今,市民在汉城湖公园载舟划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