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为什么)我需要为我的相机配置一支闪光灯吗?
包括一些比较昂贵的数码单反在内的许多相机,都有一个内置(弹出式)闪光灯以及供外接闪光设备连接的热靴。入门新手经常会问为什么他们需要额外买一支外接的闪光设备,这篇教程将回答这个问题。
原因 #1:红眼
我们都曾看过这样的照片,照片里的人眼中闪烁着恶魔般的红光,完全可以毁掉一次本来应该是很好的拍摄。这是由于人眼视网膜的反光造成的,这种现象在拍摄对象的瞳孔放大(室内)时以及光源(闪光灯),人眼和镜头构成的夹角很窄时最为糟糕。几何上讲,影响这一夹角的两个因素是闪光灯与镜头间的距离以及相机与拍摄对象眼睛间的距离。一种避免这个问题的办法是把闪光灯移得离镜头远一些,这一距离越大就能在越远的拍摄距离上避免红眼。比如一支热靴外闪离镜头的距离是内闪的两倍,而且可以利用闪光灯支架把这个距离变得更远。
原因 #2:功率
闪光灯的有效闪光距离取决于光圈和ISO设置。比方说,在f/8和ISO 100的情况下,今天数码单反的内闪只对距离相机5英尺内的目标有效。当然,你可以通过调大光圈和/或提高ISO来扩大这个范围,但代价是更小的景深和更多的噪点。一部优秀的外闪功率是内闪的15倍,有效距离大概是4倍。这就允许你使用更小的光圈(更好的景深)和更低的ISO(降低噪点)。功率对跳闪和阳光下的填充闪光也是很关键的。
原因 #3:跳闪
闪光灯指向墙壁或天花板的能力给闪光摄影质量带来的提高比别的因素都大。这意味着一张生硬的“快照”和几乎看不出“闪光”痕迹的赏心悦目的摄影作品间的差距。打亮天花板具有如下效果:制造更大的光源,产生更柔和的阴影,更明亮的背景,以及看上去更自然的成像效果。这一技巧所需要的闪光功率根据天花板的高度,颜色和其它因素而变化,但就算是一块白色低矮的天花板也可能要求4倍于直闪的功率。直闪时,你只是照亮你的拍摄目标,而跳闪时,你照亮的是整个空间!
原因 #4:闪光改善装置
市面上有许多“散射器”和其它装置可以调整闪光灯发射的一部分或全部光线的方向。它们可以是一张简单的3x5卡片或橡皮板,其它的包括Lumiquest Promax System, mini softboxes, Sto-Fen Omni-bounce,以及Lightsphere II(译者注:以上都是反光板柔光罩之类的产品)。它们各自的工作原理有少许不同,也都有各自的用途。一般说来它们都被设计来制造从被摄目标角度看来更大的光源,或者在跳闪时提供一定直闪照明。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改善装置是Better Beamer,它可以为远距离野生摄影制造一束窄而强的光束。如果使用恰当,这些闪光改善装置可以很好的提高闪光摄影的质量,但你首先要有一部闪光灯才能使用它们。
原因 #5:闪光灯支架
闪光灯支架有多种式样并且有双重功能。除了可以把闪光灯移得离镜头更远(见原因 #1),它们还允许保持闪光灯在镜头上方的情况下将相机转到竖拍位置,这样可以避免室内使用热靴外闪进行竖拍时在背景上产生难看的侧边阴影。一些支架通过翻转闪光灯使其方向与相机保持一致,这样在直闪时可以允许闪光灯与镜头一起变焦以防止损失光线(功率)。另一些式样允许在旋转相机的同时保持闪光灯在相机上方,这使得在三脚架上改变方向更加容易,当与一些闪光改善装置比如Lumiquest Promax System一起配合使用时效果会更好。使用闪光灯支架需要一条同步线来连接闪光灯和相机。
原因 #6:额外功能
大部分好的闪光灯都具备一些内闪所没有的额外功能,包括:
1) 辅助对焦光线 – 这种光线在拍摄目标上制造一个光线网,使得自动对焦系统可以在弱光环境下更好的工作。
2) FP闪光(高速同步)- 允许使用高速快门。如果你是在户外使用填充闪光,并想通过大光圈来虚化背景,那么FP闪光是必需的。
3) 手动模式 – 允许你在不依赖自动闪光测光的情况下手动设置调整闪光灯的功率,并且可以使用光敏接收器。这是一个进阶模式,但是以后你会发现它的用处。
4) 无线E-TTL – 允许在使用E-TTL闪光测光时使用主从排列下不同功率比的多个闪光灯。
概括的说,今天的数码单反拥有惊人的技术,与合适的镜头一起配合可以拍出精彩的照片。但是这些相机上的内置闪光灯都缺乏功率,距离镜头太近,不能够倾斜进行跳闪,也不能与闪光改善装置一起使用。简而言之,它们只能提供比快照好不了多少的效果。它们的作用十分有限,以至于在一些高端专业机身上甚至都不配备内闪。
我对数码单反用户的建议是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尽快买一支好的闪光灯。尽管有很多类型的摄影并不需要闪光灯,但对大多数入门者来说人像摄影比别的类型拍得都多。不管在室内还是室外,闪光灯都可以为任何一种人像摄影带来提高。在你买另一支镜头,一个时髦的三脚架或是别的什么附件之前,买一支好的闪光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