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义光芒
《白鹿原》被认为是以对文化心理作了深层次开掘特色的,那么,它所开掘的是什么样的文化心理呢?作者以浓墨重彩讴歌了传统的宗法文化。这种文化突出的体现在他着意刻画的两个理想人物身上。一个是白鹿原的族长白嘉轩,他的经历几乎是一系列善事义举的延续。他是“生活秩序,伦理原则的化身”也是一个“肯定的正义力量的化身”。他修复祠堂,开办学馆,并让长工的儿子黑娃去上学。他对长工鹿三待如家人,尊为三哥。他虽在农民运动中被戴高帽子游街,但当农会骨干后来惨遭反攻倒算时,他却不计前嫌反而跪下来为他们求情。黑娃一伙打折了他的腰,他却以德报怨,竭力营救被捕的黑娃。在他的倡导和影响下,白鹿原简直成了仁义之乡,形这一方地域上人们所特有的文化心理结构。作者反复描写了他那挺得又直又硬的腰,以此作为他的人格和力量的象征。尽管作者也写了他的某些缺点,但这个传统宗法文化的代表人物是大大地被理想化了。
亭亭玉立
比白嘉轩更高一筹的另一个理想人物是在白鹿书院讲学的朱先生。在他身上,中国传统的宗法文化被褒扬得淋漓尽致,成为白鹿原上的圣人。他撰写的包括“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等内容的乡约,成了白鹿原人把它视为圣人,奉为事实上的精神领袖。在朱先生形象的塑造上,作者的敬仰与钦佩之情溢于言表。
生机盎然
在传统宗法文化面前,别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那么苍白无力。它的叛逆者或是造成灾难性的后果,或是最终皈依到它的名下,拜倒在它的面前。作者极力渲染的黑娃回乡祭祖的一幕就充分显示了这一点。它是传统宗法文化的凝聚力和征服力的象征。
一花独秀
《白鹿原》过份美化了传统宗法文化,那么,那些连篇累牍的评论文章就走得更远了。有的说,“写大气凛然的封建村族人物,写得最深刻最成功,这是《白鹿原》最独到的东西,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一大战绩。”这就是说,在清末民初起码到解放这数十年间,中华民族的脊梁不是站在时代潮流前面的革命英雄和志士仁人,而是封建村族人物。这里,论者直截了当地把一切灾难都归咎于革命的深入和完成,归咎于这个革命对封建文化的否定。应当指出,文艺并不反对描写文化心理,但反对远离现实中人们丰富的社会生活和真实的矛盾冲突的“文化心理开掘”。
希望田野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白鹿原这方水土的独特性,成就了白鹿原。“旧社会人们都说白鹿原上两大特点,一是井水深,二是原高坡陡。蓝田县孟村地区有个顺口溜:七里漫道八里坡,离城还有十五里。就是形容原上人要下原有多不容易。比如,从孟村到原边上要走20里路,从原上下坡要走‘七里漫道八里坡’,这就是15里,下了坡,到西安东城门还有15里。所以,过去从孟村到西安城总共要走50里路。”(拍摄地点:王莽乡)
环山公路
著名作家陈忠实的故乡在白鹿原的东北坡下,他对白鹿原曾经的交通不便也深有体会:“因为原下村子里都有原上的亲戚朋友,所以每个原下的村子都有一两条通向原上的路。上原的路很窄,我们村子后的上原路过去只有一步宽,拐着弯儿通上去。白鹿原的西坡,就是接着西安的那边,坡度能稍微缓一些。在那边,旧社会有通马车的土路,解放后就修成了公路,到了现在,关中交通四通八达,环山公路拉近了与“西安”的距离。”
水深土厚
白鹿原上的黄土属于原生性黄土,是由风力沉积所致,而原下的土,是次生黄土,属于流水沉积黄土。风带来的黄土中,含有来自来源地的丰富的矿物质,营养成分很全。而黄土经过流水携带,许多矿物质便溶解到水中,再次沉积下来时,土中的矿物质就比最初的风成黄土少了许多,而这些微量繁多的矿物质,是决定农作物品质的关键。“所以,尽管白鹿原很高,交通不便,水也少,但是上面居住的人口并不少,土壤好是很大的一个原因。”专家说,“只要看一眼路边茂密茁壮的野草,就能知道这里的土质有多好。”小说《白鹿原》中,用“水深土厚”来形容这片土地,看来一点都不假。
画里家园
小说《白鹿原》讲的是发生在白鹿村白、鹿两家争斗的故事,实际上白鹿原没有白、鹿两大族姓,白鹿村也是作者杜撰出来的一个村子。按照学者卞寿堂的分析,白鹿两姓指的是蓝田县孟村乡康禾村,因为该村曾有过詹、赵两大族姓的争斗的故事。如果从地理位置上看,白鹿村应该在白鹿原的东部,一条鲸鱼沟将白鹿原一分为二,在鲸鱼沟北岸的北原,也就是现在的安村乡的白村附近。因为《白鹿原》的缘故,当地很多村子都宣称自己是白鹿村的原型,甚至标在路牌上。事实上都对也都不对,因为陈忠实是用一种组合的方式将空间与人文历史重新嫁接了一遍,但不管怎么说,好奇的人总是会到这里打探一番。
浮云花开
因为电影《白鹿原》的拍摄,当地政府看到了这方面的商机,便按照小说《白鹿原》描写的原型在蓝田县安村乡与三里镇交界处建立一处白鹿原影视基地。实际上电影并没有在白鹿原地区取景。而这个“复原”的白鹿村占地总面积达8000亩左右,第一期工程已基本竣工,白家、鹿家、祠堂、戏台……都已有模有样。
田野花海
田野已经改换过另一种姿容,斑斓驳杂的秋天的色彩像羽毛一样脱光褪尽荡然无存了,河川里呈现出一种喧闹之后的沉静。灌渠渠沿和井台上堆积着刚刚从田地里清除出来的包谷秆子。麦子播种几近尾声,刚刚播种不久的田块裸露着湿漉漉的泥土,早种的田地已经泛出麦苗幼叶的嫩绿。秋天的淫雨季节已告结束,长久弥漫在河川和村庄上空的阴霾和沉闷已全部廓清。大地简洁而素雅,天空开阔而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