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首页 摄影艺术 旅行摄影 白鹿原(八)高亢激越

收藏

0

6

分享

原创 白鹿原(八)高亢激越

比比皆是 2013-7-28 20:33:03
IMG_1135.jpg
荡悠歌谣
人文的厚重,首先在于理解和尊重。回视那层层沟壑,滔滔河水,一时的疑惑也豁然松开:人文的形式,如地貌一样,千姿百态,人文的承载,像渡水一般,各用其材。那么,厚重的人文,自然也不一定唯有诗歌来传诵,也不见得非要文人去担待。黄土地上的人们,不是照样有他们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绪么?瞧瞧那窑洞门窗剪贴的红纸纸,听听那土坎沟涧荡悠的山歌歌,敲敲那红绸木槌的腰鼓鼓,你便会明白,那里,也有一个丰富的文明世界。

IMG_1073.jpg
高亢激越
从某种程度上讲,陕西人血性里都有一种认了理不回头的“拗”劲儿,对于脚下的土地和人民,都有一股深沉的爱恋和强烈的使命感。他们怀有赤子之心,所以总是爱的执着,爱的发痛。在西安,你看到的则是中华文明的正宗,从半坡文明开始,这里就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西周,西汉、隋、唐等中国历史上值得骄傲的时期都以这里为都城。在这里,你的思古之幽情才真正找到了寄托。陕西人为人朴讷温厚而又豪放,秦腔高亢激越,信天游悠远单纯,都反映了陕西人的某些特点。由于传统悠久,即使在偏远的乡村,你也有可能遇到能“谝”善道的高人。

IMG_1166.jpg
旷野寂静
站在关中平原,展望八百里秦川,黄土漫漫,四野茫茫,顿使人产生无限苍凉之感。面对这片土地,不要悲叹,不要说穷。谁也别笑话谁,我们都很穷,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我们还没有资格悲叹。在此,我只想吼几句秦腔,那怕既不成调又不成样。长啸,那是需要洁净的天空和安静的旷野。而在西北风里,你只能吼,吼醒这天,吼动这地,吼破这无边的荒凉,吼尽那难言的迷茫。

IMG_0007.jpg
黄土挚爱
那忧郁的眼神,阔厚的嘴唇,不能说他是中国作家群里最聪明的,他用朴实而直接的笔法,给当时苦闷的青年打了一剂精神的强心针,那就是路遥。这位朴实的陕西作家,他明示了奋斗的主题:每个人都有权利思考自己的价值,而生命的基调应该是积极的,昂扬的,洪大的,为了理想,无论受什么苦,都是值得的。在他那儿,理想第一次变得那么真实,那么温馨,而且就那么大大咧咧,平平展展地在黄土地上铺展开来。对他而言,写作是一种神圣使命,对于文字的痴迷,对于黄土的挚爱,竟使得他连自己的生命都忘了珍惜。最后就那样猝然离我们而去。对此,我情愿相信是苍天的眷恋,看他太勤苦了,早早接过去,好早些歇息。

IMG_1096.jpg
美学力量
《白鹿原》是一部非常棒的小说。很多人喜欢,但在当时也引起不少争议,只是因为里头有些“火辣辣”的性描写。但作家嘴很硬,就是不改。现在看来性本是件很美妙的事,火辣辣些又有什么不好?难道性冷淡才算正常不成?真是有些莫名其妙。中国现代作家把性描述最好的有两位作家,一个是陕西的陈忠实,另一个是北京的王小波。他们性爱描写是如此的真实自然,激情澎湃,前者具有野性狂放的美,后者呈现干净纯真的美,不管怎样,都快活地闪耀着诱人的人性光芒,大方地透露出健康的美学力量,非常好。

IMG_9581.jpg
旷野苍茫
两千多年前,西汉大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司马迁了。当年,就因为替大将军李陵说了几句公道话,被那混蛋皇帝下令处以腐刑。这对一个男人讲,是莫大的耻辱,那感觉真是生不如死。但司马迁坚强地活了下来。肉体可以被蹂践,身份可以被嘲笑。但精神却不能倒,绝不可以。他的男儿血性依然沸热滚腾,屈辱里隐忍再隐忍,压力下发愤再发愤,到最后,终于完成煌煌巨著,光耀千载的《太史公书》,后称《史记》。是的,历史不是陕西的全部。不能因为一味沉浸在帝都的繁华与久远的回忆,便忘了它四面八方,还有许许多多的沟沟洼洼和黄土圪瘩。

IMG_1082.jpg
一枝独秀
在陈忠实的《白鹿原》里,这道亿万斯年就一直耸立于灞水水滨,展延于终南山下的古原,既是一个地理的概念,是白、鹿两大家族繁衍生息的地方,又是一个文化的概念,是寄托了作家某种象征性意蕴的载体,或者说,它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文化象征。在作品中,作家叙述过关于白鹿的渺远的传说。传说是美丽的,迷人的,有几分神秘,甚至与作家的人格理想相为表里,贯穿于作品之中。白鹿是各种美好事物的象征,而白鹿原作为一个具体的地理存在,有其临水的高岸,上部平舒逶迤的地貌,渐次抬升以至终南山麓,这个地理的存在比白鹿的传说,白鹿原的得名,都要远为长久得多。

IMG_0980.jpg
绿色原野
读《白鹿原》时,总觉得每当塬上彩霞满天抑或朝霞灿烂的时候,白鹿就会乘着祥云,从他一度隐藏的山野村林中呼啸而出,跃入人们的眼帘,给人们带来新的希望。我们想象着白鹿的神态,那一定是悲悯与希望同在,心中升腾的不仅是对白鹿的赞美,更有来自精神层面的思索。陈忠实是神奇的,他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来自西北高原的传奇故事,“他把一种震撼留在读者心底,让人思考命运与人生,思考国家、民族、个人的关系,不自觉地觉醒,找寻人类精神困境的突围。”

IMG_1113.jpg
天际迷醉
从来没有一个广阔地域像中国西部这样古老而苍凉,寂然而质朴,历史久远却发展滞缓,饱经沧桑而依然肃穆庄严。西部人更注重那些能够张扬人的本质力量的、激发人的生命意志的艺术风格,比如豪放激越的秦腔,只有手执铁板高唱大江东去的悲壮才能释放人内心久被郁积的心理能量。从文学形象上看,西部硬汉的存在不仅表明人的“存在”,而且他们的行动性更表明了人对于自然迫压的不屈与抗争。这些在灾难情境和炼狱氛围中生存着的、具有孤愤气质的西部硬汉,生发出的沉雄、刚烈、粗犷的艺术风格,激发起的悲怆、苍凉的悲剧性的美学基调无疑与秦腔具有异曲同工之感。

IMG_1138.jpg
生机盎然
美国冒险家记者斯诺先生来到离白鹿原不远的渭河流域古老农业开发区关中,他在他的《西行漫记》一书里对这片使美洲人羞谈历史的古老土地上的罂粟发出感叹:”在这条从西安府北去的大道上,每走一里路都会勾起他对本民族丰富多采的绚烂历史的回忆……在这个肥沃的渭河流域,孔子的祖先、肤色发黑的野蛮的人发展了他们的稻米文化,形成了今天在中国农村的民问神话里仍是一股力量的民间传说……”

IMG_0260.jpg
初冬意境
在从清末民初到建国之初的半个世纪里,一阵阵狂风掠过了白鹿原上空,而每一次的变动都震荡着它的内在结构:打乱了再恢复,恢复了再打乱,细腻地反映出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陈忠实先生在这里,人物的命运是纵线,百回千转,社会历史的演进是横面,愈拓愈宽,传统文化的兴衰则是全书的精神主体,以至人、社会历史、文化精神三者之间相互激荡,相互作用,共同推进了作品的时空,在我们眼前铺开了一轴恢宏的、动态的、极富纵深感的关于我们民族灵魂的现实主义的画卷。

IMG_1177.jpg
梦幻景象
白鹿原电影的摄影非常之美,且使用的不是和其他大片一样的“动”镜头,而是“静”镜头,用画面自己的舒张来传递其中的气氛,大量广角镜头的运用,让电影里这个地方,充满了沉醉的感觉。《白鹿原》读完感觉很伤感,也许这充满诱惑,充满矛盾,又充满苦难的日子,才是真真正正的生活。书中白孝文跑到小蛾的窑院,再次用手拔土的时,由于前后铺垫极佳,抛弃了矫柔造作的煽情,顺理点中了读者泪穴,催人泪下!有人说过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坏,然后呈现在你的面前,因此世人都不顾一切的追求“美好”,而著名作家陈忠实先生,难得既有香艳露骨的情欲,还不乏对现实社会的痛斥,文笔质朴,亦透华丽,毫无疑问为华语文坛,建起一座撼人心魄的高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2013-7-28 21:21:50
从您第一期白鹿原系列开始,我就认为您是一个很有思想和艺术鉴赏力的摄影人。您图文并茂的将白鹿原从古至今详尽的描绘了出来,感谢您的作品让我们再一次重温了三秦的历史和风韵。对您的执着和坚定由衷的敬佩,您的作品也精彩不断,华章不尽。但是有一点个人认为美中不足,就是后期修调的痕迹太严重,以至于影响了原本的真实。可以想像在短期内拍摄一个系列是很不容易的,有些是不能跨越空间和时间去强求的。建议您不妨把拍摄的时段放宽,在四季不同的风光中去更完美的展现白鹿原的故事。十年磨一剑太漫长,但365天出一个精彩的系列不算太难,只要您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和耐力,相信您的作品会更精彩,更真实。期待更迷人的白鹿原。
2013-7-28 20:40:41
{:2_31:}
2013-7-30 03:21:41
202752a2z2e7e7pw3xpxsn.jpg

很喜欢这张的感觉,按我喜欢的风格处理了一下。请楼主别介意:handshake,如反感的话我马上删除。
2013-7-30 12:58:59
漂亮啊:victory:
2013-12-8 06:11:00
美不胜收!欣赏了。
2014-2-25 23:19:36
白鹿原在您的镜头下,很美。心伤了
比比皆是
西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