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中的起源——圣经
头纱最早出现圣母玛利亚的配图中,它用于婚礼的起源也在圣经中有记载。根据《圣经· 旧约》,新郎为新娘披上头纱,象征祈福与保佑。新娘的头纱直到整个仪式结束才被新郎揭开,意味着他们结为合法夫妻。那揭开头纱的举动又是从何而起呢?根据《创世纪》第二十九章,Jacob 迎娶Rachel,他的岳父却用Rachel 的姐姐Leah 瞒天过海,因为自始至终都戴着厚厚的头纱,Jacob 没有发现对方并不是心爱的新娘。从此,为能确定新娘的身份,在婚礼上揭开头纱的仪式就此产生。
久而久之,人们对新娘戴头纱的习俗深信不疑。新郎为新娘披上头纱,象征从今往后他将不遗余力地保护她不受外界伤害。同时,蒙上头纱掩去容貌让新郎意识到,他爱和守护的,是新娘的内在美,绝非仅是外在。美丽容貌会随岁月老去,而他的爱将持续一生之久。
在最正统的教义中,新娘的头纱甚至是不透明的。她将会在一片漆黑中由傧相引着来到新郎身边。这一举动表现出新娘对新郎毫无保留的信任,她将全心全意投入到婚姻中,她也百分之百地认定,即将与她携手的人就是她此生的唯一。很多传统婚姻中,揭开头纱的仪式是在洞房中两人独处时进行的,也表现出头纱本身象征的性含义。
古罗马时代
除犹太教之外,大多数人认为新娘头纱的起源始于古罗马时代。当时的人们认为,新娘的美丽会让邪恶的生灵心生妒忌,从而加害于她,于是用头纱盖住新娘的容貌,让恶灵无法辨认。当时古罗马新娘头纱的颜色是鲜亮的红或者黄,象征着火,这些色系也被认为是恶灵最忌惮的颜色。
中世纪
到中世纪,人们依然认为总有“邪恶的眼睛”在暗处注视着新娘,意图寻机加害,保护她的唯一办法就是将面容覆上。那时因包办婚姻盛行,还有个说法:为防止新郎中途因不喜欢新娘的长相而反悔,只有在仪式完成之后,才能揭开头纱看到新娘的长相。
伊斯兰教的崛起和十字军东征,让那时的欧洲受阿拉伯文化影响。头纱被视作贞洁的象征,只有首婚的女孩才能佩戴。新郎揭开头纱象征对新娘的完全接纳,也意味新娘为新郎所有。这也是为什么现代婚礼中,很多新娘会主动揭开头纱,以表达双方在婚姻中的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