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撞针
大话无敌兔 之为什么全幅
这是很多初学入门和微烧的朋友们疑惑的地方。高烧以上的不说了,就算不清楚为啥,哪怕不是为了性能,就算只为亮骚一项,他们也会奔着全幅去的。大家都有一种天然的认识,那就是既然APS相机还完全保留着全幅的标准尺寸,可以用全幅镜头、使用全幅的配件,那么APS相机一定是一种过度方案,全幅才是主流。但为什么全幅是主流、APS还要保留全幅的标准规格呢?
大家都知道全幅DSLR之于APS DSLR的优势:感光面积大、理论上动态范围大、噪点低、容易实现更高像素;更容易发挥135广角镜头的作用、更容易配合传统的主流镜头;同样条件下景深更浅,取景器更宽广明亮...... 但APS较之于全幅也有优势:价格便宜、轻巧便携(包括APS镜头);使用全幅镜头时边缘成像更好、更容易获得摄远能力;容易配合大变焦比的镜头......(注:对于景深和长焦问题的异议,以前讨论很多了,不废话不说)以上没有哪一点优势是绝对的,如果仅仅性能比较,撞针会说全幅 vs APS得分6:4,决非完胜。
有人认为135 FSLR使用广泛,其镜头、焦距的惯性、相关的标准和习惯影响了DSLR画幅。这确实是个不错的理由,撞针在很大程度上认同。但针对DSLR推出全新系统并不困难,例如4/3系统,或者16:9的宽幅,而且新设计会带来新的优势(这一点可以到Olympus网站上观摩,非常诱人)。也有人把全幅和APS比较和120和135 FSLR系统相提并论,判定全幅成像就是好,成像好就是相机生存知道,但他们似乎忽略了135 FSLR系统才是主流,120只占江山一隅而已。撞针一向不认为成像是决定性因素。
其实这些比较没有错,但进一步考虑,全幅DSLR的对手还不只是APS画幅,还有4/3的小画幅以及48mm或者更大的尺寸。在和这些画幅对比中,上述优劣还会不断转换。到底为什么全幅收到如此礼遇和拥护呢?
因为,DSLR是一个系统,几个单项性并不能决定一个系统的江湖地位。系统的成功来源于技术、性能、需求、生产和市场等等各项要素的均衡。APS画幅目前还是DSLR主流——因为成像元件的成本、废品率、价格三个砝码让APS画幅更接近平衡。显然随着生产技术发展,这三个砝码会日益减轻,达到新的平衡——全幅DSLR系统就处在这个新平衡点上。
1.APS系统确实轻小,但全幅单反系统的尺寸是经过135系统考验的,适合大多数单反主要用户细分。这个尺寸是光学性能与便携性、通用性之间的最佳平衡,是人机工程的最佳平衡。120系统虽好,但很难成为随身携带的机器,也很难使用从广角到超%远摄的不同题材。(回忆一下,很多人抱怨过450D以下的机器太小不称手)
2.除了成像元件以外,APS的其他元件与全幅并没有区别,把APS做小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3英寸屏幕、拍摄信息显示屏、大型对焦系统、速控拨盘等很多设备安装到小机身上都比较困难。而40D、50D这样的进阶型APS机器,体积和重量已经和5D、5DII没有太大区别。
3.虽然目前也出现了少数更大的画幅,例如哈苏的48mm画幅、徕卡的45x33mm,甚至传说中的645数码,这些器材先天成像好,但就算不讨论价格,它们也很难成为普通摄影者随身携带,难以获得高速的长焦、超长焦镜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