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三脚架拍摄夜景时一般会用上f/8-11的小光圈,令景物保持于景深范围,而这数值很多时也是镜头成像最佳的光圈。使用大光圈的效果
而大光圈(像f/1.4、f/1.8、f/2.8等等),会造成以下的效果:
1、于同一快门时间下,大光圈可以让更多光线进入相机,从而令曝光增加,相片变亮;
2、凝固时间:因为进入的光线增加,快门可以变更快,令飞快移动的物件可以「凝固」下来,像是拍摄赛车、跑动的狗狗等;
3、景深变浅:这也许是大光圈其中一个很有用的用处- 景深变浅,让对焦的主体从背景突显出来;
在拍摄人像、浅景深、或是于暗黑环境下手持拍摄,我们也会用上大光圈。
于光线不足的环境下手持拍摄,大光圈加高ISO可以令相片保持清晰。
大光圈可以创做浅景深的相片,让主体更突出。
使用什么光圈的考虑步骤
好了,那么在真正拍摄时,我们又会怎样去决定用上什么光圈呢?以下为笔者在拍摄时于脑袋中会思考的步骤,各位可以慢慢了解,有需要请重头多看数遍,以明白箇中的意义:
(以下假设正在用光圈优先模式(A-mode) 拍摄,镜头为18-55mm f/3.5-5.6的Kit lens)
1、看到想拍的风景/物件,并找到合适的角度/构图;
2、景深选择:我想有浅景深吗?还是要全部也清晰?前者偏向用大光圈(f/3.5),后者偏向用小光圈(f/8或更高数值);
3、手持或有三脚架:若果手持,快门一定不可以低过「安全快门」 (1/焦距),而加大光圈可以让快门变快;
4、景物会否移动?若果景物会移动,快门必定要提高速度,大光圈可以有所帮助;
5、光线足够吗?若果光线足够,使用大光圈或小光圈也可,但使用大光圈的前提是快门仍不会超出相机最快快门的范围(如1/4000s或1/8000s);
6、在考虑过2-5点后,按快门速度决定ISO的多小,若果在设定的光圈下快门过慢,必须提高ISO。
用大还是小光圈,取决于多个因素,一定要多实战拍摄,才可以于每次按下快门前有信心地作出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