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首页 摄影艺术 风光摄影 众神之心—拉萨

收藏

0

3

分享

原创 众神之心—拉萨

户外旅游 2016-6-3 14:18:10
说到拉萨,很多人一直被宣传蛊惑着,认为只要去了西藏,整个人就能够得到救治,精神就能够得到升华,灵魂就能够得到净化,就能够找到信仰,就能够治愈失意,能够疗伤,能够治愈,能够净化。
好像如果西藏不是包治百病的良药,就不值得观看一样。
很庆幸,我只想要观看,观看是否有人在这里得到救赎,观看这里是否依旧纯洁,观看这里是否如宣传的那样。
其实我最想知道的是,上述的那些被宣传为神奇的效果或可称为神迹的事物,是否一如传言。
第一天到达拉萨,是下午时分,和小结安顿好住处,寄存好行李,随即开始在市内晃悠。
因为吃不习惯藏餐,和小洁一起吃的川菜。
晚饭过后,大片大片橘红色流云,飘浮在底色为湛蓝的天空之上,两个人一瞬间沸腾起来,兴奋地叽叽喳喳的喧闹着。
那种色调之间的融合和渲染,即使是极好的画家也是难以调和的。
两个人一边惊叹着天公造化的神奇,一边漫步目的的在市内游荡。
印象最深刻的是拉萨的日落时间很晚,天完全黑暗下来几乎已经是晚上九点钟了,这在内地几乎不可想象,八点钟左右天已经完全黑了。
很久没有和人手拉手肆意的在大街上溜达了。
华灯初上的拉萨,人潮逐渐褪去,只有一盏盏明**的路灯静静伫立。
和小洁携手走在大街上,心底里暖暖的。
聊了很多,关于爱情,关于理想,关于现实。
昏黄的路灯下,表情看起来有些模糊,只有掌心传来的温度,在深夜里互相温暖。

拉萨·二
年轻的好处就是,不管前一天熬夜多晚,逛街多累,心情多LOW.美美的睡一觉,就可以原地满血复活。
因打算去尼泊尔,一大早赶往尼泊尔领事馆,如果不是因为有太多的国人去那里办理签证,那该是一条绿树成荫,清幽安静的巷子。
领事馆附近有罗布卡林宫,博物馆,办理好签证后陆续路过。
之前因为去过不少的地方,对所谓的景点已经没有任何感觉,只想一个人慢慢的溜达,遇到喜欢的地方就停留,无感的就路过。
不知不觉中溜达到布达拉宫,因为是藏族的萨格达瓦节,布达拉宫附近很多协警。
拉萨早晚温差有些大,早起出发的时候还没觉得热,正午的时候太阳剌剌的,晒得人晕晕乎乎的,随即人群中自动搜索空位,好容易在大理石砌成的长椅上发现一个空位,眼疾手快健步如飞飞奔过去,刚刚准备直接做下去,旁边一位藏族阿姨示意我等一下,因为阿姨一边说着藏语,一边用手势阻止我坐下,心里随即有些忐忑。
不料阿姨从自己坐的地方站起来,石椅上拿一块纸板垫板递给我,我愣了一下,阿姨用藏语微笑着招呼我,并用手势指点我坐在垫板上。我再次愣住,随即反应过来,感激地向阿姨道谢,随后落座。




以下为整理的关于萨格达瓦节小知识:
藏历四月称“萨嘎达瓦节”(即氐宿月)。相传佛祖释迦牟尼于藏历铁猴年萨嘎达瓦月七日降生;木马年萨嘎达瓦月十五日成道;铁龙年萨嘎达瓦月十五日圆寂。故藏族人民把此月视为佛祖降生、成道、圆寂三天的颂经节,并把此月视作有造化和吉祥的月份。萨嘎达瓦期间,各大小寺院举行各种佛事活动。萨格达瓦节这天,转经祈福是纪念活动中最普遍、最主要的方式。身在这样的圣地里,没有一丝杂念,除了虔诚,还是虔诚。只见游人在班禅灵塔前,虔诚的叩拜、祈祷,用前额虔诚地贴近供台。也许只有这样,才能表达自己对佛的虔诚与景仰。

所谓转经,就是按约定即成的环形线路行走、祈祷的一种藏传佛教形式。萨噶达瓦节全拉萨的转经线路有三条,一条是囊廓,在大昭寺中环绕主殿觉康一周,全程立满**,长约500米,是内环线,藏语"囊廓"就是内环的意思;
第二条是八角街,环绕大昭寺一周,全长约1000米,是中环线,藏语"八廓"即为中环的意思;
第三条是林廓路,绕拉萨老城区一周,全长约5000米,是外环线,藏语“林廓”,即外环的意思。在囊廓和八角街转经的人流每天都不断,林廓路则是人们在重要日子转经的路线。
萨嘎达瓦节,林廓转经最为壮观。从萨嘎达瓦的第一天开始,林廓路上就出现了成群结队的转经人流。到藏历十五这天,转经达到高峰,从凌晨2点直到晚上,人流如潮,川流不息。这一天,藏族男女老少身着节日盛装,转经念佛。藏历四月是佛月,藏语称“萨嘎达瓦”。各地藏族群众,在这个月中,都要朝佛念经,磕长头,禁止屠宰牲畜,积功德,因各个教派使用的历法不同,所以具体日期各有差别,而绝大多数教派规定为每年藏历四月十五日为佛诞节,但安木多地区由于使用的是汉族农历,因此安木多地区的藏族人民以每年四月八日为佛诞节。

拉萨·三。
和藏族阿姨比邻而坐,相视而笑,莫逆于心。
抬眼远望,天空湛蓝的没有一丝涟漪,大朵大朵的白云,层层叠叠的铺展开来,在湛蓝的锦缎之上随风漂流。
飘云之间藕断丝连,流经布宫,倒映在身后的澄碧湖水中,向远方的山翩跹而去。
阳光依旧刺啦啦的,只好斜眯着双眼跟着转经的藏民一起转布宫。
与藏民矫健的步伐比较起来,我更像是慢腾腾的蜗牛,这里驻足观看着,那里因好奇停留——
早年读历史,每一位老师讲到中国古代史时,都对布达拉宫滔滔不绝,以致从那个时候开始,好像没有到达布宫,就不能对文成公主感同身受一般。
远远观望布达拉宫重重叠叠,迂回曲折,在拉萨西北的玛布日山上,依山垒砌,同山体融合在一起,群楼重迭,殿宇嵯峨,高高耸立,壮观巍峨。
随着流云不断地经过,恍惚之间甚至觉得布宫也开始随着云朵飘向远方。
布达拉宫宫墙红白相间,宫顶覆盖镏金铜瓦,金光灿烂,在浓烈的光线下,更加耀眼夺目。
沿着坚实墩厚的花岗石墙体信步闲游,在松茸平展的白玛草墙领下,思绪很容易被拉向远方。
布宫金碧辉煌的金顶,具有强烈装饰效果的巨大鎏金宝瓶、幢和经幡,交相映辉,红、白、黄三种色彩的鲜明对比,分部合筑、层层套接。
从身边经过的藏民,都喃喃自语,手中不停歇的转动手珠。
坚毅的疾步走过,眼神笃定,直视前方。
空气里都是热风,即使我把自己包成粽子,也抵挡不住热浪侵袭,随便找了地方,席地而坐,看着来来往往的人流。
期间不时也夹杂着游客,时而会听到他们小声嘀咕:
他们的信仰真的好虔诚,这么热的天居然还在这里转经!
阳光依旧刺眼,我把头埋进臂弯——
信仰?
虔诚?
46492186704618.jpg
46500632008205.jpg
46509644501531.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2016-6-3 21:47:12

举报

太漂亮啦!
欣赏支持!
2016-6-4 04:51:03

举报

漂亮。
2016-6-4 15:26:55

举报

{:1_499:}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