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天中的色温也是在不停发生变化的,例如日出之前的色温是蓝色,日出之后的色温是橙色,中午的色温是白色,而晚上的色温是黄色等等,引起太阳光颜色变化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大气层的反射作用,而并不是因为太阳的温度发生了大幅度的改变。
色温与白平衡 与色温息息相关的一个概念是白平衡。所谓白平衡,即是指将白色还原为白色的过程。我们知道,如果我们身处一个黄色光源的环境之中,那么这个环境中的白色会被渲染成黄色,由于我们人眼具有“智能色偏修正”的功能,即使我们进入这样一个环境,过不了多久我们就能适应这个环境的光源色彩,因此有可能感觉不到白色发生了异常。 人可以通过大脑的神奇来纠正这种色偏,但是相机并不具备这种能力,因此这时候就需要借助白平衡的能力来实现纠正色偏的效果了。 我们可以通过为相机设置一个机内色温值来实现白平衡的效果,当机内色温值与外界一致时,相机就能正确的表现白色,例如现在外界色温是4000K,我们将机内色温也设置为4000K时,白色就能被相机还原为白色,如果我们把机内色温值设置为5000K时,这时候画面就会偏暖,这是因为当我们把机内色温值设置为5000K时,机器就认为外界的色温是偏蓝色的,因此需要增加黄色来中和蓝色,以实现还原白色的效果,但是外界实际的色温是4000K,因此这时候画面就会偏暖了。同理,如果外界色温是4000K,当我们把机内色温值设置为3000K时,画面就会偏冷。
不同机内色温值形成的画面效果
通过设置不同的相机色温值,我们可以实现不同的画面效果,从而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这就是我们下面将要讲到的色温对人心理层面的影响。
色温与心理感受 不同的色温能够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例如暖色能够给人一种温暖、温馨、和谐的感觉,它能够使人联想到太阳、火焰、热血等等意向,适合表达热烈、明亮、柔和的场景氛围。
暖色调照片
而冷色则能够给人一种平静、阴凉、寒冷的感觉,它能够使人联想到冰块、蓝天、黎明等等意向,适合表达清新、忧郁、宁静的场景氛围。
冷色调照片
中性色则能给人一种安宁、舒适、稳定的感觉,适合表达理性、中立、和谐的场景氛围。
中性色照片
我们在后期创作的时候,就要学会使用不同的色温去辅助我们表达不同的感情效果。
色温工具 利用色温工具,我们可以调整画面的色温,让画面偏暖(黄色)或偏冷(蓝色)。当我们提高色温的数值时,画面就会偏暖(黄色),当我们降低色温的数值时,画面就会偏冷(蓝色)。 色温工具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白平衡 我们可以利用色温工具实现画面的白平衡,从而得到一个更加中性的色彩取向。 例如当画面偏蓝的时候,我们可以提高色温值,为画面加入暖色(黄色),从而实现白平衡的效果。 同理,当画面偏黄的时候,我们可以降低色温值,为画面加入冷色(蓝色),从而实现白平衡的效果。
可以看到,当我们降低色温值,为画面加入蓝色的时候,画面中的黄色被明显削弱了,画面呈现出更加中性的色调。
同理,当我们提高色温值,为画面加入黄色的时候,画面中的蓝色被明显削弱了,画面呈现出更加中性的色调。
2、渲染色彩 前面我们提到了不同的色温对人心理层面的不同影响,我们在渲染画面氛围的时候,就可以借助色温的这一个特性来辅助我们表达感情。
如果我们想表达一种更加温暖、明亮的画面氛围,我们就可以提高色温值,让画面呈现出暖色调:
经过这样的调整之后,画面的光线呈现出暖色,给人的感觉更加炽热、温暖。
3、与色调工具结合使用 色温工具可以为画面加入黄色与蓝色,而色调工具则可以为画面加入绿色和洋红色(品红色),这两个工具通常结合起来使用,综合调整画面的白平衡和渲染画面的色调。 当我们降低色调工具的值时,可以为画面加入绿色,当我们提高色调工具的值时,可以为画面加入洋红色。
色调工具对画面的影响 如果画面偏洋红色,我们就可以为画面加入绿色,从而削弱洋红色,以呈现出更加中性的色调:
色温和色调工具通常结合起来帮助我们调整画面的白平衡以及渲染画面的色彩。 例如这一张照片:
我们降低画面的色温值,为画面加入蓝色;提高色调值,为画面加入洋红色:
可以看到,相较于原图,天空变得偏蓝且偏洋红色,二者同时对画面产生了影响。
好了,今天就先说到这,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